1) Jin State
晋国
1.
It is true that Quwo is one of capitals of Jin Stat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Argumentations about its locality which should be mentioned.
曲沃作为晋国的一个都城,或可成立,但其地望,还有争论,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考古资料及多次实地考察的体会,可以看出,曲沃一名不只是一座城邑之名,它在不同的时期所指不一,在桓叔初封和庄伯时期,曲沃是在峨嵋岭以北的今曲沃境内;武公时期,曲沃更是一个区域的地名,桓、庄以来攻取或迁居的曲沃邑及其周围其它地区都可以称之为曲沃地。
2.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ver this case will be advantage over understand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aws and the system of laws of Jin stat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and it will be advantage over understanding why and how the theory of legalists was produced and practised politically.
对该案例进行全面、深入地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晋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春秋时晋国的法律制度的概貌。
3.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Jin stat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ichhas vital meaning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春秋晋国的历史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2) Jin Kingdom
晋国
1.
By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each of the six high ranking commanders got hold of his own territory in the Jin Kingdom,as an autonomous controller.
春秋末期,晋国六卿各自为政,身为赵氏宗主的赵简子高瞻远瞩,从赵氏的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北进战略”。
2.
Han Jue belonged to the Jin Kingdo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en the circumstances was very complicated.
韩厥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其生活年代正是晋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但韩厥于兼并动荡的岁月独能以清醒深远的见识,正直无私的人格和稳健谨慎的作风,为晋国的稳定和强大作出贡献,且保全了自己,成为春秋中期晋国少有的善始善终的政治家。
3) Jin
[英][dʒin] [美][dʒɪn]
晋国
1.
“Tang feng”Appeared in the Jin, it had merely a total of 12 poems, although there are not many in quantity, their content and style etc was different, it possessed extremely the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 the pre-Qin period .
《唐风》是在晋国这一地域产生的,共有十二篇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内容、风格等各异,是先秦时期极具价值的文化成果。
2.
It is an important chapter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at Jin seek hegemony .
晋国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的几次大战几乎都有晋国的参与。
4) the population of Jinn state
晋国人口
6) the history of Jin
晋国史
补充资料:晋国
晋国,553904.htm>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6204.htm>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147771.htm>魏斯三家自立为28495.htm>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160695.htm>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历史
27039.htm>西周初,45371.htm>周成王封其弟363078.htm>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200753.htm>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26914.htm>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27201.htm>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殽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 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 晋成公逝世, 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 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 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历史
27039.htm>西周初,45371.htm>周成王封其弟363078.htm>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200753.htm>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26914.htm>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27201.htm>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殽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 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 晋成公逝世, 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 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 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