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Lnguo-cultural unit
语言文化单位
2) linguistic-cultural information unit
语言文化信息单位
1.
As an intermediary, a linguistic-cultural information unit combines human activities, culture as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world.
语言文化信息单位作为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中介单位,将人的活动与作为知识系统存在的文化及客观世界通过语言联系在一起。
3) language unit
语言单位
1.
It defines the UT functionally as textual unit instead of language unit which maintains its textual integrity by performing three functions, viz.
本文从功能角度将翻译单位定义为语篇单位而非语言单位。
2.
They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language units and meaning realization,among which the general principle is that clauses realize situations while nominal groups realize things.
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两个分支,其关于语言单位的分类及语言的体现形式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3.
This paper announces the practicality of research of language unit.
本文认为:语言单位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4) speech unit
言语单位
1.
To eliminate the confusion over the problem of UT, the various speech unit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names of their own, with UT as their superordinate concept.
为了消除“翻译单位”问题上的混乱,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言语单位应该各有其名,“翻译单位”则应是它们共同的上位概念。
5) linguistic unit
语言单位
1.
As a Langackerian linguistic unit,as+X is at the same time a construction,whose form and meaning can never be predicted from either its constituent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because of its flexibility in form and independent meaning when treated as a whole.
作为兰氏理论下的语言单位,as+X在形式上的灵活性表明它是不可通过其他构式预测和推导的,其意义也并非由构成该构式的成分决定的,它有着独立的构式义。
6) language culture
语言文化
1.
Comparison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Cultures;
中日语言文化对比——以汉字为例
2.
It is claimed in this thesis that language expression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anguage culture.
本文在认定语言表达模式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广泛吸取前人和时贤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国对联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模式进行了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初步探讨。
3.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 new phenomenon of language culture isemerging and prosper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的到来一视觉文化。
补充资料: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奖项名称: 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创办时间: 2000 主办单位: 教育部 奖项介绍 为了推动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和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教育部决定设立“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授予在汉语教学、汉学研究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教育部首次设立这样的奖项。 “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每三年评选颁发一次,我国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大专院校和著名专家、从事中国语言文化研究的单位和著名专家、从事对外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中国驻外外交机构均可以推荐候选人。 评奖和颁奖工作的具体事物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评奖规则 文件引入 文件引入 “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设置规定 “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设置规定 第一条为了推动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和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设立“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第二条“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授予在汉语教学、汉学研究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 第三条“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每三年评选颁发一次,由教育部颁发或委托中国驻外外交机构颁发。 第四条获奖者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汉语教学方面有突出成绩; (二)在汉语和汉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 (三)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 (四)在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组织、管理工作方面有突出作用。 第五条国内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大专院校和著名专家、从事中国语言文化研究的单位和著名专家、从事对外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中国驻外外交机构均可以推荐候选人。 第六条本奖设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并提出入选者名单,报教育部审定。 第七条对获奖者予以以下奖励: (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二)邀请获奖者来华出席颁奖仪式和进行短期学术访问,或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术研究,费用由教育部专项基金提供。 第八条评奖和颁奖工作的具体事务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第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