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倦怠心理
1)  sluggish mentality
倦怠心理
1.
Perspective of sluggish mentality in curriculum reform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倦怠心理透视
2)  Burnout [英]['bɜ:naʊt]  [美]['bɝn'aut]
倦怠
1.
Work Engagement:New Perspective of Job Burnout Research;
投入: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视角
2.
An Investigation on Job Burnout of Doctor and Nurse;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
3.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Athlete Burnout;
运动员倦怠的测量、模型与预测变量
3)  disgusting mind
厌倦心理
1.
The disgusting mind exists objectively in PE class.
体育课中厌倦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的。
4)  theory research of job burnout
职业倦怠形成机制理论
5)  job burnout
工作倦怠
1.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 related life events and job burnout of female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
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
2.
Correlation analysis about workplace violence and job burnout among the head nurses;
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长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3.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job burnout of doctors and nurses working on HIV/AIDS in countryside;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
6)  Learning burnout
学习倦怠
1.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s learning burnou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view;
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探析
2.
Analysi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and factours;
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A study on learning burnou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
补充资料:《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作为"大学丛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全书共24章,其中部分章节在出版前曾作为专文在杂志上发表过。本书于1930、1933、1947年多次再版,1983年收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收入时删去了原书中的"道德问题"和"研究3岁以内儿童之方法"两章。
  
  作者从1920年开始,主要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尤以出生到3岁时的心理发展为重点,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观察实验研究。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书中论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儿童身体(主要是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模仿与拟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直接相关的器具──玩具,儿童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好奇心、惧怕、哭,儿童的学习、言语、美感、绘画、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特殊儿童(主要是耳聋和口吃儿童)的心理缺陷及矫治,以及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历史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系统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照片及图表。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内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儿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时期,文化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儿童期的功用;对家庭来说,儿童的重要地位在于巩固家庭的团结力,增进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家庭成员间的同情心、牺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发展和培养。
  
  作者是中国最早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该书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出版之后,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对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著名学者曾给予高度评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