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ish Bourbon Dynasty

西班牙波旁王朝
1.
On "De-Americanizing" Reform by the Spanish Bourbon Dynasty and the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Latin America;
论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非美洲化”改革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3) The Kingdom of Spain

西班牙王国
5) Shaybanid

昔班尼王朝
1.
The Role of the Shaybanid in the Form of the Uzbek Nationality in the Central Asia;

昔班尼王朝在中亚乌兹别克族形成中的作用
2.
He established the Shaybanid.

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于16世纪初期率其部民从钦察草原南下,在中亚建立了昔班尼王朝。
6) Spanish of Spain

西班牙西班牙语
1.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xican Spanish and Spanish of Spain;

墨西哥西班牙语与西班牙西班牙语差异分析
补充资料: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1589~1792,1814~1830) Bourbon,House of 波旁家族在法国建立的王朝。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尔马也曾建立王朝。波旁家族的世系可上溯至公元10世纪,远祖系加洛林家族的近亲,因最初的封地为波旁拉尔尚博和波旁而得名。 14世纪时,波旁家族分为长幼两支,1527年长支绝嗣,幼支旺多姆公爵查理承袭为家族首领。查理之子安托万1555年通过联姻入主纳瓦尔王国。1589年瓦罗亚王朝绝嗣,由安托万之子、纳瓦尔国王亨利继位,称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自此开始。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路易十三继位。 17世纪中期,波旁家族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以路易十四为代表,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腓力为幼支的始祖。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仅路易-菲利浦出任“法兰西人的国王”,所建统治史称七月王朝或奥尔良王朝。
从17世纪起,波旁王朝的君主们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停开三级会议,钳制巴黎高等法院,削弱封建贵族的势力,平息福隆德运动,废除南特敕令,镇压“赤足汉”暴动和卡米撒起义,大规模兴办王家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专制君主制臻于鼎盛。波旁王朝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获取阿尔萨斯和尼德兰南部一些地区以及阿尔图瓦、鲁西永和弗朗什孔泰等地,使法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17和18世纪之交,波旁封建专制王权逐渐由盛而衰。在国外 ,波旁王朝进行了几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1756~1763年,在以英国、普鲁士、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萨克森、瑞典、西班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中败于英国。独霸欧洲和争雄海外的图谋受挫。在国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阶级斗争愈益不可调和,终于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波旁王朝灭亡。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6月拿破仑一世建立百日政权,失败后波旁王朝再度复辟,直至末代君主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其幼支路易-菲利浦建立的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倾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统治分别于1860、1931年告终。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