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2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1)  the second scientific confer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第2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2)  the 2nd conference of 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
第2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3)  the 7th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1.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Conference Papers in the 7th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
4)  the 6th China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1.
Analysis of Selected Theses in the 6th China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
5)  the Sixth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六届体育科学大会
6)  the Seventh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
七届体育科学大会
补充资料: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1931年10月,红一方面军将当时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随营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时,由肖劲光、何长工、邓萍等同志负责组建工作。11月25日,正式任命肖劲光为校长,但未到职。随后,由叶剑英、刘伯承、何长工、周昆等先后接任校长。黄火青、周以粟、欧阳钦先后担任过政治部主任。邓萍任教育长。杨至诚任校务部长。校址在瑞金县城的钟氏宗祠、刘氏宗祠和同善社等地方。开始时,学校开设了步兵科、政治科和特科(包括机枪、炮兵工兵等特种连队)。后来,随着革命战争的需要和学校规模的发展,又开办了政治营和军事营等训练班。学制一般为3至5个月。学校于1931年11月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到1932年5月,第二期学员的学业已经结束,宣告毕业。在办第三期时,将校名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为“红军学校”或“红校”。

1933年,为着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扩大红军运动,猛烈地扩充了红军队伍,组建了新的兵团和一些新的兵种,红军部队中指挥员、特种人才和训练人员非常缺乏。为了加紧培养红军的各级干部和专门人才,当9月底红军学校办完了第五期后,10月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或“中革军委”)决定将红军学校分开为5所学校。这5所学校分别是:

一、“红军大学校”,简称为“红大”。主要负责培训和提高中级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校址设在现在的瑞金县沙洲坝乡大埠村的大窝,校舍是红军自己盖的简易房子。为了纪念郝西史(苏共党员、苏驻广州领事馆付领事,因参加广州暴动被杀害),将“红大”命名为“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校”。

二、“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主要负责培训和提高中、初级红军指挥员。校址设在现在的瑞金县九堡村花门兜。为纪念彭湃和杨殷,将该校命名为“工农红军彭杨步兵学校”。

三、“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主要负责培训和提高中、初级红军指挥员。校址设在现在的于都县。为纪念在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黄公略,将该校命名为“工农红军公略步兵学校”。

四、“红军特科学校”,主要负责培训和提高红军特种部队如炮兵、工兵部队的指挥员和专门人才。校址设在瑞金县武阳乡竹阳村小。

五、“游击队干部学校”,是专门负责培训和提高游击队干部的学校,校址也是在瑞金。

与此同时,还成立教导团4个,负责短期培训红军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上述这些学校和教导团,都是受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红校的组织精干,工作效率高。其组织机构主要有政治机关、教育训练机关和校务后勤机关。校领导和部室领导,既当官又做教员,经常亲自授课和指挥训练。训练方法,既采用苏联红军的军事和政治条例,也从我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中国红军的经验,主要教学员如何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形势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如在红军特科学校里,主要设了重机枪营、炮兵营和工兵营,每个营下设三个连。就工兵营来说,下设了爆破连、土工连和架桥连。训练科目有:政治课,主要讲授党的建设,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当时革命斗争的性质与任务;军事课,除了讲授步兵单个和班排连营攻防动作及各部队协同作战的军事知识外,还讲授特种军事技术,如爆破、架桥、构筑工事,等等。总之,训练的内容比较丰富,时间比较紧,要求也比较高,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进行实施操练和演习。教材方面,学校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红军使用过的教材,自己编印出版一些总结我国革命战争经验、符合我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情况的政治、军事教材。红校校长刘伯承,不仅亲自翻译了不少苏联红军使用过的军事政治教材,也编著了一些适合中国革命战争情况的军事政治教材。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指导革命战争,尽管当时条件非常困难,但学校还办了多种刊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