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初等教育政策
1)  primary education policy
初等教育政策
1.
Onthe primary education polic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初等教育政策述评
2)  fiscal of primary education
初等教育财政
3)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高等教育政策
1.
The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地方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2.
Because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the west, there are many radical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bout the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which was entitled "triple helix".
受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转型的影响 ,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在大学与工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较为激进的变革 ,并形成了新型的“三重螺旋”关系。
3.
In recent years, education policy, especially in increasing people s concern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not only because it rela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ut also because it has affected every aspec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近些年来,教育政策,特别是高等教育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因为它已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4)  primary education
初等教育
1.
A Survey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primary edu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Zhoukou, Henan Province;
城乡初等教育差距调查研究及对策——以周口市为例
2.
Fang Yu-yan s thoughts of the primary education;
方与严初等教育思想刍议
3.
Gender Equality in Indian Primary Educ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5)  Elementary education
初等教育
1.
British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s Countermeasures in 19th Century;
试论19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及政府对策
2.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Novel Harry Potter(I-VII),the thesis reveal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library to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UK.
波特》(1-7册)的内容分析,揭示了图书馆对英国初等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建议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中要重视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
3.
The essay analyzes the phenomena of teacher shortage and its harm to elementary education,and also the countermeasures taken by national government.
本文对抗战时期国统区初等教育界"师荒"问题的表现与危害以及国民政府为解决"师荒"问题采取的措施作初步探析,以求有助于抗战时期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当今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某些启示。
6)  educational policy
教育政策
1.
Summarization of study documents on ethic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China;
国内教育政策伦理研究文献综述
2.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educational policy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教育政策体系的构建
3.
On alienation of thoughts in education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论教育政策实施中的教育思想异化问题
补充资料: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
elementary education 
    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又称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中国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起,各朝代官办和私立的学塾、书馆、社学和蒙馆等都属于初等教育机构。清光绪三十年(1904)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建立近代初等教育制度。欧洲从古希腊的弦琴学校、罗马的初等学校,到中世纪的教区学校、城市学校、拉丁学校,直至近代各国的小学、基础学校、国民学校等等,都属于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各国初等教育年限大多是4~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针对当时文盲众多、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儿童和青年、成人两种。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小学、识字学校等,给受教育者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针,改革和推进教育事业,使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小学学制一般为6年。小学的任务是给国家培养新生后代,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1978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即:“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当前世界各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日益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适应儿童生理早熟现象,提早儿童入学年龄;逐步缩小班级编制,增加教师定额,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日趋灵活多样,既重视统一教学要求,也注重个别施教;特殊教育事业也日益引起重视。
   
   

中国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在上第一堂课

中国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在上第一堂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