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ohn Steinbeck
斯坦贝克
1.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John Steinbeck s Novels;
乡土情结,活力之源——斯坦贝克小说创作兴衰的启示
2.
On the Implicit Endings of John Steinbeck's Novels
有限的结局 无穷的韵味——斯坦贝克小说暗示性结尾试析
3.
John Steinbeck,by applying the technique of symbolism,set some of his rural scenic objects with symbolic meanings so as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s and plot,to highlight the theme,and to enhance the artistic appeal of his novels.
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等田园小说中运用象征主义写作手法,赋予景物描写以象征意义,借以推动人物、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的表达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3) Steinbeck
[英]['stainbek] [美]['staɪn,bɛk]
斯坦贝克
1.
On John Steinbeck s Eco-Ethics Ideas;
弱者的命运在心上——论斯坦贝克的生态伦理思想
2.
The Sources of Steinbeck’s Eco-ideas;
斯坦贝克生态思想的来源
3.
T raveling in America and the Eco-worries of Steinbeck HU TIAN-fu from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游历天下与生态忧思——读《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
4)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斯坦贝克,J.
5) John Steinbeck
约翰·斯坦贝克
1.
The Deserted Chrysanthemum,the Devastated Female——Ano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o-feminism in John Steinbeck s The Chrysanthemum;
被弃之菊花 被摧之女性——重新解读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生态女权意识
2.
On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John Steinbeck s Novels;
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美学价值研究
3.
On John Steinbeck s Recreation of the Pioneer Spirit;
论约翰·斯坦贝克重塑拓荒精神
6) bechstein photometer
贝克斯坦光度计
补充资料:贝克,H.
法国自然主义剧作家。 1837年4月28日生于巴黎一簿记员家庭,受过中等教育,从小就自己谋生。近30岁(1867)时写了一部歌剧剧本《沙达那帕鲁斯》,1868年写歌舞剧《回头浪子》,两年后5幕剧《米歇尔·波佩》和 3幕剧《诱拐》演出失败后改任《人民报》的戏剧专栏编辑。直到1878年才又发表一出独幕喜剧《梭子》,1880年演出《正派的女人》,两剧均获得成功。从此恢复创作自信心,相继演出了代表作《乌鸦》(1882)及《巴黎妇女》(1885)。接着,着手编关于金融界的大型喜剧《丑陋的人们》,但写了14年未完成,死后由别人根据他的手稿整理成一部4幕剧。1899年4月12日卒于巴黎。
4幕剧《乌鸦》描写大工业家维涅隆突然中风死去,使他的遗孀、3个女儿和1个儿子陷于慌乱之中。"乌鸦"──维涅隆的合伙人泰西埃及公证人、建筑师等等,一起扑向孤儿寡母,争夺死者的遗产。最后,维涅隆的1个女儿决定自我牺牲,嫁给泰西埃老头,这才挽救了面临破产的家庭。《乌鸦》是暴露社会阴暗面的自然主义戏剧,它赤裸裸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罪恶现象。
3幕讽刺喜剧《巴黎妇女》写女主人公克洛蒂尔德·杜·梅斯尼尔的丈夫依靠妻子向上爬。克洛蒂尔德因情夫拉丰过于嫉妒想同他断绝关系,去爱另一个年轻的情人,但不久遭后者遗弃,又回来找拉丰,恢复过去平静的生活。作者以罕见的魄力将资本主义社会中肮脏不堪的家庭生活内幕展示出来。
贝克是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主张把日常生活如实搬上舞台。他的剧本没有明显的结尾,剧中也没有说教的人,一切让观众自己下结论。
除了剧本之外,贝克还著有3卷论文集:《文学争论》(1890)、《一个剧作家的回忆录》(1895)和《对戏剧艺术的研究》(1926)。
4幕剧《乌鸦》描写大工业家维涅隆突然中风死去,使他的遗孀、3个女儿和1个儿子陷于慌乱之中。"乌鸦"──维涅隆的合伙人泰西埃及公证人、建筑师等等,一起扑向孤儿寡母,争夺死者的遗产。最后,维涅隆的1个女儿决定自我牺牲,嫁给泰西埃老头,这才挽救了面临破产的家庭。《乌鸦》是暴露社会阴暗面的自然主义戏剧,它赤裸裸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罪恶现象。
3幕讽刺喜剧《巴黎妇女》写女主人公克洛蒂尔德·杜·梅斯尼尔的丈夫依靠妻子向上爬。克洛蒂尔德因情夫拉丰过于嫉妒想同他断绝关系,去爱另一个年轻的情人,但不久遭后者遗弃,又回来找拉丰,恢复过去平静的生活。作者以罕见的魄力将资本主义社会中肮脏不堪的家庭生活内幕展示出来。
贝克是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主张把日常生活如实搬上舞台。他的剧本没有明显的结尾,剧中也没有说教的人,一切让观众自己下结论。
除了剧本之外,贝克还著有3卷论文集:《文学争论》(1890)、《一个剧作家的回忆录》(1895)和《对戏剧艺术的研究》(192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