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chanisms against torture

反酷刑体系
1.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create a crime of torture andmechanisms against torture.
功利主义使得酷刑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使得酷刑罪的违法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所以有必要在我国明确设立酷刑罪,并且通过完善酷刑罪定义,设置酷刑类罪,扩展酷刑类罪具体罪名来完善我国的反酷刑体系。
2) anti-excruciation

反酷刑
1.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the anti-excruciation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paid attention to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轻重程度不同的酷刑行为和现象,随着人权保障的国际化,反酷刑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
3) The Discussion about Prohibiting Torture

反酷刑论
4) UNCAT

《反对酷刑公约》
1.
From Brutality to Civilization:The Mechanism and Requirement of UNCAT;

从野蛮到文明:《反对酷刑公约》的机理与要求
5) Voice against Torture

反对酷刑之声
6) the cruel penalties

酷法酷刑
补充资料: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的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日益高涨。5月4日,上海学生上街进行反对内战的宣传,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各校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即罢课抗议并到市政府请愿。9日,近2万名电车、汽车及丝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15日,南京中央大学等校3000余人,赴教育部进行反内战请愿。16日,北京大学院系联合会提出“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北平各大学相继举行了罢课。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惊恐,于18日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5月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个专科以上学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请愿游行,并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遭到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的殴打,百余名学生被打伤,20多人被抓走。同日,平津学生也分别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活动,天津学生在示威中遭毒打,50余名学生被军警殴伤,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血案。血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迫害的口号,把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60多个城市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罢课和上街游行示威。6月19日各地学生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中国学生联合会。学生运动与工人、农民、市民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