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League for Civil Rights

民权保障同盟
1.
Outwardly,it was an appeal that made HU Shi break away from the League for Civil Rights,but inwar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 Shi and SONG Qing-ling about what civil rights is and how to guarantee civil rights is the source of this disturbance.
胡适从民权保障同盟会“出会”,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胡适与宋庆龄对民权保障的不同认识,而这又根源于他们不同的政治立场与信仰。
2) China League for Civil Rights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
Hu Shi and China League for Civil Rights;

胡适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2.
The Research on Song Qingling and China League for Civil Rights;

宋庆龄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研究
3) Preservation of civil right

保障民权
4)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s

公民权保障
1.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of Northwest Minority Area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s;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绩效与公民权保障
2.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introduce mechanism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s than to embody the idea in constitution and legal articles.
一国公民权保障不仅要在其宪法、法律条文上得以体现,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其实现提供各种保障机制。
补充资料: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爱国民主政治团体。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1932年12月29日成立,总会设在上海,在北平(今北京)、上海等地设分会,最高执行机构是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分任主席和副主席,杨杏佛为总干事,鲁迅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同盟的领导人都是当时社会知名人士,他们公开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并营救许多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1933年3月,同盟联合上海其他进步团体,组织“国民御侮自救会”,反对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要求派军队抗日,保障民权,停止向革命根据地进攻。该同盟成员复杂。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刺杀后,同盟停止活动。但同盟在全国抗日民主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