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financial restraint

金融约束
1.
The Financial Restraint Analysis in Transition Economy;

经济转型中的金融约束分析
2.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Restraints of Our Banking;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约束研究
3.
Based on Stiglitzs’ theory of financial restraint,we establish a Model of “unlocking loan interest rate and restraining deposit interest rate” and analyze the coming economic effect after the reform.
中国放松贷款利率管制同时约束存款利率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斯蒂格利茨等人“金融约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约束存款利率、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的理论模型,旨在分析放开贷款利率可望产生的经济效应;最后结论:“金融约束”理论中放开贷款利率上限虽存在局限性,但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
6) Financial constraint

金融约束
1.
The author studied the financial constraint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argued the most serious financial constraint was the la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SMFI).
文章对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其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探讨。
补充资料:金融压制论
jinrong yazhilun
金融压制论
theory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分析发展中国家抑制市场机制和不恰当的金融管理政策对经济成长和发展如何产生阻滞作用的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E.S.肖和R.I.麦金农提出。
金融压制 肖和麦金农认为,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对于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中性因素,它既能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他们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错误地选择金融政策与金融制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主要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即所谓的“金融压制”。
当金融当局硬性规定存款和贷款利率的最高上限时,必然会出现利率无法准确反映发展中国家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短缺特性的情况。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而,硬性规定名义利率上限后,实质利率常常为负数。在负实质利率条件下,储蓄者不愿将其剩余的货币存入金融体系中,而借款者则被刺激起高亢的借款需求,这将导致资金严重求大于供,自然会相应产生金融机构以“配给”方式授信和资金投机等现象。当以配给方式分配资金时,能获得信贷的多是享有特权的国营企业和机构,或者是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私营企业,这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的民营企业在信贷配给条件下只得向传统的非组织市场、高利贷者和当铺求贷。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集中于城市,并主要为特权阶级服务,最多为一些大工商企业提供资金方便,因此,广大农民和小工商业者在资金获取上就极为困难。
对外汇市场进行管制,通过官方汇率高估本国币值和低估外国币值,也是金融压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能以较低的官方汇率获得外汇的只能是一些享受特权的机构和阶级,外汇的供不应求助长了黑市交易活动。由于本国币值高估,出口受到极大损害,与此同时,一些持有官方执照的进口商则能利用所享受的特权赚取超额利润。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政策,更容易造成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轻工业的后果。
经济效应 肖认为,金融压制战略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有四个效应:
收入效应 由于许多奉行金融压制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公众和企业作为实际货币余额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为了避免缴纳物价上涨率的通货膨胀税,就会减少以实际货币余额增量形式保有的储蓄,这种情况与官方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一道,必然会产生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反而得不到资金,官办金融机构却将资金分配给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部门的现象。肖和麦金农都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多,储蓄和投资就多,储蓄和投资多,这些国家的收入增长就快,但在许多实行金融压制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却是与此相反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极缓慢的收入增长。
储蓄效应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压制,市场分割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很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金融工具的数量很少,许多地区甚至还保留着物物交换的传统交易方式。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几乎没有无风险的资产。由于通货膨胀率既不稳定也无法预测,官定低利率又不用变动名义利率的方法来抵补价格上涨给储蓄者造成的损失,因此,人们就常常用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方法回避风险。这样,自然会使储蓄率的提高大受影响。
投资效应 在金融压制战略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的投资受到限制。这首先阻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增加了对粮食和原材料进口的需求,这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靠外援来满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