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ject of taxation
税费主体
1.
Regulating countryside tax should emphasize the subject of taxation,simplify the rur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regulate the dependable standards.
农村税费规范化应着力于明晰税费主体、精简乡村机构、规范依托标准,在"三个明确"、"四项坚持"和"五条准则"上下力气。
2) tax system
税费体制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ax system of real estate in China and analyses its situation as well as points out the main question which must be solved at present.
介绍了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发展过程,分析了我省房地产税费体制现状,指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 taxpayer
[英]['tækspeɪə(r)] [美]['tæks'peɚ]
纳税主体
1.
The "income" of income tax is different earnings coming from business by taxpayers.
然而如果没有民法对财产关系的调整,那么所得税的征收将缺乏其基础,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等问题将无法确定,因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所得税的过程中尤为显得重要。
2.
So the new round of tax system reform must reset the criterion of tax payers to ensure the scale of taxpayer aiming at that the system of value-added works efficiently,and effectively.
增值税纳税主体是影响增值税功能发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国现行增值税关于纳税人的划分欠科学,造成现实中两类纳税人呈“非合理”结构,致使原本是作为优良税种的增值税在实际运行中“中性”扭曲,加剧了增值税的功能失效。
4) tax evasion commitor
偷税主体
1.
But with people s increasing legal sense the provision,which defines the tax evasion commitor,means of tax evasion and its legal obligations,began to show its shortcomings and inadaptability.
但是,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现行《征管法》对偷税主体、偷税手段及其法律责任所做的规定开始显现其弊病和不适应性,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改进。
5) main tax
主体税种
1.
Therefore,real estate tax,turnover tax,city construction tax and resource tax should be imposed as the main tax in developed cities,developing cities,undeveloped cities and resource abundant cities respectively,so that local governments can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develop their local economy.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城市财政主体税种的现状与问题,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改革的大方向来确立各市级财政的主体税种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2.
Initial Exploration on Taking the property Tax for the Main Tax Of the Local Tax System;
探讨财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理论及现实原因,分析我国现行财产税的缺陷,有利于建立与完善我国财产税体系。
6) main type of tax
主体税种
1.
And the innovation to the local tax system pattern is the definite range to the local tax powr, main type of tax,perfecting the current tax categories, levying t.
并从三个层面对地方税制模式进行创新:一是对地方税权作出明确界定;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分阶段、动态地确定地方主体税种;三是通过完善现有税种,开征新税种,停征已过时的税种,对地方税种结构进行优化。
2.
"Efficiency should be first"was produced in the reform of tax system of 1994, in which added - value tax was chosen as a main type of tax.
1994年的税制改革选择增值税为主体税种,体现了效率优先;而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弱化则说明我们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背离;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下降和强调效率原则有关。
补充资料:合并主体的所得税会计(accountingforincometaxesofconsolidatedentities)(美)
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分配及其在合并报表中进行处理的会计。需要考虑纳税方式对合并报表编制的影响、未实现损益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在成员企业的分配,以及合并报表中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认定等。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考虑企业集团所得税分摊的性质,即哪些项目属于永久性差异,哪些项目属于暂时性差异。特殊的项目主要有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及按购买法处理合并业务时账面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
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被投资企业(含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是否构成企业集团的一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取决于税法的规定。依照美国税法的规定,从关联集团分得的股利,不论是分别纳税还是合并纳税,均可免税。从非关联集团的成员企业分得的股利,就要在收到股利的当期纳税,但纳税额可扣除收到股利的80。此外,在合并时产生的商誉(购买法下),其摊销费用无论是合并纳税还是分别纳税,均不能从应税利润中扣除。这些项目均产生了永久性差异。但是,收到股利的20部分,形成了暂时性差异。
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当企业集团由各成员企业分别纳税时,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在合并报表中会产生影响递延税款计算的暂时性差异。例如,在出现未实现利润时,销售企业在其提交的纳税申报表中包含了这一利润,需要支付所得税。但按照复杂权益法,未实现利润应予抵消,与这一利润有关的所得税应当递延。同样,未实现损失会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的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是否考虑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若母公司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已考虑了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的影响,则合并工作底稿上的分录不需考虑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反之,则应在工作底稿上编制调整所得税费用反映按企业集团的已实现利润计算的数额。
购买法下账面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在企业合并按购买法处理时,账上按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价,成为新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一般规定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计算所得税,这样会计的计价基础与纳税基础不一,这时产生了暂时性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109号公告中对被并企业净资产计价中的差异所引起的所得税问题作了如下规定:
按照本公告的要求,对在购买法下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分配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但商誉因其摊销额不能扣除应税利润当属例外,此外,未分摊的“负商誉”和举债经营租赁也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企业合并时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将随着有关资产的消耗或负债的清偿而逐步转销,调整各期的所得税费用。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考虑企业集团所得税分摊的性质,即哪些项目属于永久性差异,哪些项目属于暂时性差异。特殊的项目主要有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及按购买法处理合并业务时账面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
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被投资企业(含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是否构成企业集团的一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取决于税法的规定。依照美国税法的规定,从关联集团分得的股利,不论是分别纳税还是合并纳税,均可免税。从非关联集团的成员企业分得的股利,就要在收到股利的当期纳税,但纳税额可扣除收到股利的80。此外,在合并时产生的商誉(购买法下),其摊销费用无论是合并纳税还是分别纳税,均不能从应税利润中扣除。这些项目均产生了永久性差异。但是,收到股利的20部分,形成了暂时性差异。
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当企业集团由各成员企业分别纳税时,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在合并报表中会产生影响递延税款计算的暂时性差异。例如,在出现未实现利润时,销售企业在其提交的纳税申报表中包含了这一利润,需要支付所得税。但按照复杂权益法,未实现利润应予抵消,与这一利润有关的所得税应当递延。同样,未实现损失会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的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是否考虑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若母公司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已考虑了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的影响,则合并工作底稿上的分录不需考虑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反之,则应在工作底稿上编制调整所得税费用反映按企业集团的已实现利润计算的数额。
购买法下账面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在企业合并按购买法处理时,账上按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价,成为新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一般规定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计算所得税,这样会计的计价基础与纳税基础不一,这时产生了暂时性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109号公告中对被并企业净资产计价中的差异所引起的所得税问题作了如下规定:
按照本公告的要求,对在购买法下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分配价值与纳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但商誉因其摊销额不能扣除应税利润当属例外,此外,未分摊的“负商誉”和举债经营租赁也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企业合并时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将随着有关资产的消耗或负债的清偿而逐步转销,调整各期的所得税费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