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冰川保护
1)  Glacier Protection
冰川保护
1.
Glacier Protection Versus to Development of Tourism;
冰川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抵触性分析——以蒂罗尔州皮茨山谷为例
2)  river conservation
河川保护
3)  ice guard
冰上保护
4)  glacier [英]['ɡlæsiə(r)]  [美]['gleʃɚ]
冰川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oasis changes and rivers,glaciers in the southern Tarim Basin;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与河流、冰川的关系
2.
The are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glacier system;
长江流域冰川系统面积结构特征
3.
RESPONSES OF GLACIER AND GLACIAL RUNOFF TO CLIMATIC CHANGE——A model in simulating the Glacier No.1 in headwaters of the Urumqi River;
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的模拟模型——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5)  glaciers [英]['glæsjə]  [美]['gleʃɚ]
冰川
1.
Variation of climate,glaciers and runoff over monsoonal temperate glacial area in recent 100 years,China;
近年来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气候、冰川、径流的变化
2.
Progresses in the Ice Formation Process on Glaciers in China;
中国境内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进展
3.
Effect of glaciers change to water balance of Lake Bosten under climatic backgrounds;
气候背景下冰川在博斯腾湖水量平衡中的作用
6)  glacial snow and ice
冰川雪冰
1.
This review presents some of the recent findings and discusses the near future trends of microorganisms in glacial snow and ic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冰川雪冰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补充资料:江源冰川自然保护区

江源冰川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它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而且发育着众多的冰川。

冰川是在地球表面的寒冷地区,由多年积雪积累起来的,并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正是因为有了冰川,高原的天才更显其蓝,高原的水才更现其碧,高原的草才更展其绿,高原的花才更示其艳,而高原的风光才变得无限美丽;正是因为有了冰川,高原上的江河湖溪才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格拉丹冬雪山共有69条冰川。最著名的要数岗加曲巴冰川和姜古迪如冰川。

(一)岗加曲巴冰川位于格拉丹冬雪山的东坡,海拔5300米,它是由数条冰川汇合而成。冰川的前沿部分由于长期的冻融、风蚀及其自身的运动等,已分离成许多相互独立的巨大“冰块”,形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冰塔林”。冰塔造型千奇百怪,远望犹如一座随意布局的“帐房林”。又似远古时代的土著部落。“帐房”林立,“门窗”俱全,街旁似有“卡车”停靠。还有一架“卫星地面接收天线”立于“城”边,锅形的天线遥向苍穹,分明透出现代气息。

再往里,又有“童话世界”中那高高尖尖的三角形塔楼,还有“断桥残雪”,“佛塔千层”,“苍鹰振翅”,“杜甫草堂”,“蜗牛出走”,“狮王检阅台”,“百舸争流”,“水晶龙宫”,“冰帘玉挂”等。

(二)姜古迪如冰川位于格拉丹冬西南部,这里海拔5400多米,分为南北两条冰川,共同组成了长江之源。

1.南侧冰川

南侧冰川位于源头河谷走向的末端,由于河谷的强风直接吹向冰川,在其表面覆盖了较多的沙土、尘埃。因其色暗而吸光率高,增温快,从而促进了冰川的消融。在强烈的冰川表面消融、侵蚀作用下,使整个冰川显得“松软”,其下游发育着壮丽的冰塔林。

2.北冰川

分布在北部的一条沟里,因而避开了河谷上行风沙的直接侵袭,冰川表面几乎无沙尘,显得坚硬而脆。除一些脱离主冰川所形成的冰塔造型外,在主冰川前缘,还有多处因消融和上游融水冲蚀作用而造成的“冰崩”地段,这些大大小小的冰块,再经消融或水蚀而变小,最终消失。图3为冰川退缩留下的“弃儿”,现在的冰川向后退缩了300多米。

北冰川,拐进一个小冰坳,那里是长江——沱沱河的源头之水。这里冰川造型种类丰富。

遥望冰川全景,远远蹲在冰川最前面的是一只日夜守候的“小猴”。冰川近前,有一位身披战袍,手按佩剑的“将军”,垂立于冰山云海之中,只不过他似乎在打瞌睡。再往里,还有翘首张望的大尾巴“松鼠”;低头挺角,蓄力欲发的硕大“海牛”;昂首以待,静观山门的“海狮”等。另外,还有晶莹剔透的冰芽、冰蘑菇,冰面上发育着许多冰井、冰沟、冰洞、冰桥、冰隙等组成冰景奇观。图4为冰川组成的“村寨”,图5为大自然雕刻的“冰屋”。

在当今世界上淡水资源日趋紧缺,并且人们普遍向往回归自然,向往享受天然饮食的情况下,冰川融水自然就成为理想的饮用水。可见,开发利用冰川资源将不再遥远;冰川还是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最好监测站;冰川还有大可利用的天然低温资源及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