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立政策
1)  Neutral Policy
中立政策
2)  Permanent Neutrality Policy
永久中立政策
3)  China's legislative policies on foreign investment
中国外资立法政策
4)  legislation policy
立法政策
1.
when establishing the legislation policy,must weigh all kinds of interests that involved with this action,strive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ensureing social public interests,balance other interests,realize maximum sums of social interests.
立法政策是立法者对特定行为所作的决策,表明了立法者对该行为的态度。
5)  legislative policy
立法政策
6)  build party through policies benefiting people
政策立党
补充资料:中立政策
中立政策
neutralism
    一些国家在对外关系中采取不参加 、不 卷入对立的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的措施。这些国家为了维护和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对于对立的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既不支持甲方反对乙方,也不支持乙方反对甲方;不与任何国家为敌,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拒绝别国在本国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这种中立政策与传统国际法上的战时中立不同,也与“永久中立”和领土“中立化”不同,是不受法律约束的、自由采取的一种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政治集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集团。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尖锐对峙,形成了长期的冷战局面。50年代起,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和胜利的基础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或爱国的封建王公掌权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深感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危险和冷战的威胁,实行中立政策。主张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既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也反对实行集团政策,划分势力范围。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在此基础上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发展,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民族独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达的中、小资本主义国家。80年代后半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但引起紧张动荡的因素依然存在,国际形势愈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中立政策对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