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长期交易关系
1)  long-term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长期交易关系
1.
Based on the long-term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with enterprises,the main bank syste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financing systems of America,England,etc,which are ba.
主银行体制以其与企业间长期交易关系为基础,与美英等国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融资体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2)  long-term transaction
长期交易
1.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price limits for long-term transactions in electricity markets;
电力市场长期交易的限价制定方法研究
2.
By expounding the long-term and trus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ubcontracted industrial clusters to trad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form,maintain and strengthen the long-term transaction relations.
文章在描述转包型产业集群的交易长期性和信任性的特点基础上,进而分析集群企业长期交易关系的形成、维持与强化的影响因素,揭示了长期交易发育发展既是集群自身的运行特性又是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3)  relational transaction
关系交易
4)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交易关系
1.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relationship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通过建构"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建立与发展过程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在交易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介入与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  medium and long-term transaction
中长期交易
1.
Considering the shortag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and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transaction characteristics, linear programming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security correction problems.
针对当前方法的不足,结合中长期交易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线性优化模型对中长期交易进行安全校核。
6)  long-term relationship
长期关系
1.
A Research on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and Inward FDI Based on Cointegration Theory;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国际贸易与FDI长期关系研究
2.
In the retailing industry with increasing fierce competi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tailers to establish long-term relationship with suppliers.
本研究探讨了信任和关系承诺对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
补充资料:关系性交易
  关系性交易(RelationalTransaction)

  关系性交易范式的提出

  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理论假设条件的的重新思考与修正。从亚当%26bull;斯密开始到科斯以前,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视角集中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而对企业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则不加以探讨,将其看作是一个%26ldquo;黑箱%26rdquo;,从%26ldquo;黑箱%26rdquo;的一端投入土地、资本与劳力等生产要素,从%26ldquo;黑箱%26rdquo;的另一端取出产品。也就是说,传统古典经济学只是把企业看作一个%26ldquo;生产函数%26rdquo;,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企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26ldquo;经济人%26rdquo;,在%26ldquo;看不见的手%26rdquo;支配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26ldquo;完全信息%26rdquo;和%26ldquo;理性经济人%26rdquo;两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因而认为市场价格机制是不需要付出交易成本的或%26ldquo;零交易费用%26rdquo;,也是具有充分效率的。古典经济学的这个思想长期在理论界起支配地位,直至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的概念,才标志%26ldquo;黑箱%26rdquo;说的终结。

  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划时代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引起经济学界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重新思考。科斯首先对企业为什么存在提出疑问:既然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具备完全效率的,企业内部的交易活动能否被市场价格机制所代替?为什么企业还存在?科斯认为,应用市场机制也是付出成本的。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包括为了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并且指出这些费用都是交易成本。

  威廉姆森等人在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基础上,对其概念进行了发展,把影响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分成%26ldquo;交易因素%26rdquo;,如交易的技术结构%26mdash;%26mdash;指交易物品的技术特性,包括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等,以及%26ldquo;人的因素%26rdquo;%26mdash;%26mdash;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他指出,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市场不确定性、小数目谈判及资产专用性的存在都会使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威廉姆森认为,古典经济学的%26ldquo;完全信息%26rdquo;和%26ldquo;理性经济人%26rdquo;的假设与市场和企业行为的现实不相符合,他提出了%26ldquo;机会主义%26rdquo;和%26ldquo;有限理性%26rdquo;的假设条件作为对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

  在科斯的分析中,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资源配制方式或交易机制。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则为解释选择市场价格或科层组织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企业采取市场价格或科层组织的根本依据在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当企业的交易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行政机制就会代替市场的价格机制;反之,市场价格机制将代替科层组织的权力分配机制。

  科斯、威廉姆森等人并没有对企业与市场之间交易方式进行分析。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多数的交易并不是以纯粹的市场交易或科层组织交易方式进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型态。如家族企业之间的关系性交易,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企业网络等。

  关系性交易与市场、科层组织交易的比较

  (一)作用机制

  市场交易是一种自然协调机制,赋予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市场交易没有任何事后承诺,交易双方是%26ldquo;匿名%26rdquo;的。市场是价格机制作用下的自由交易,其市场秩序的维护依靠市场规则与法律为保证。

  科层组织的特点是,为了保证内部活动有序进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正式规则与制度。这些规则与制度的功能是利用权威、激励、监督与惩罚使成员行为符合企业需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