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抒情时代
1)  Expressing Emotion Times
抒情时代
1.
The "Young Poet" Lu Xun in "May 4th" "Expressing Emotion Times"——A Quick Glance at Lu Xun s Spiritual World from 1922 to 1923;
“五四”“抒情时代”中的“青年诗人”鲁迅——1922—1923年鲁迅精神世界一瞥
2)  Lyric rhyme prose of the Han Dynasty
汉代抒情赋
3)  modern sentiment novel
现代抒情小说
1.
The not pure the child on the meaning in novel literature of Cao Wen-xuan, but with “modern sentiment novel” a the vein accepts mutually, the young topic is a writer with child angle of view for realizes to appreciate beauty the ideal and active choice, and constitute the work recount the 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曹文轩的小说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一脉相承,其创作虽然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但少年题材与儿童视角是作家实现其审美理想的主动选择,并在总体上构成其作品的叙事美学特征。
4)  lyric [英]['lirik]  [美]['lɪrɪk]
抒情
1.
Poetic Prose in the Style of Li Sao:a Literary Style of Lyric during the Han Dynasty——A concurrent discussion of the limitation of poems as lyric and subjective literature;
骚体赋:汉代的一种抒情文体——兼议以诗歌为抒情文学和自觉文学的局限性
2.
The two lyric poetries truly present the course of the complicated spirit which the lyricist experienced in the stage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郭小川的抒情诗《致大海》和《望星空》都非常真实地展示了诗人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经历的复杂精神历程:由最初的困惑、苦闷、失落发展到后来的清醒、乐观、坚定。
3.
WANG Zeng-qi carryed out "a Chinese style of lyric humanitarian".
汪曾祺的文学叙事实践着"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创作理想。
5)  lyricism [英]['lɪrɪsɪzəm]  [美]['lɪrə'sɪzəm]
抒情
1.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several key elements that lyricism of modern prose relies on,that is,subjective factor,material factor and linguistic factor.
抒情性,是现代散文非常突出、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散文获得长足发展和长久生命力的基本保证。
2.
In this period, the Shih Ching stud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lyricism than moralism of Qin and Han Dynasty.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诗经》研究史上一个成果繁夥的时期 ,不仅在经学方面有所进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方面的审视已进入了一个自觉阶段 ,特别注重其文学上的抒情特点 ,而不再过分地强调秦汉时的“诗言志”,从而揭开《诗经》研究的新的一页。
3.
Inquiring into the poetic ideality of modern Taiwan poetr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t is the specific linguistic barkground and the intel1ect spirit of Taiwan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unique "poetic lyricism in modern Taiwan poetry and the new 1yrica1 characters, 1yrical shategy and styles which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those of talitional Chinese lyrics.
认为台湾独特的时空语境、诗人“知性”精神的自觉,创造了台湾现代诗独特的“抒情”诗学,产生出区别于中国传统抒情诗的新人文抒情形象与抒情策略、方式。
6)  lyrical [英]['lɪrɪkl]  [美]['lɪrɪkḷ]
抒情
1.
It changes the qua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narration,alters the plots and characters to characterization,uses the limited point of view to make a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mplied author,the characters and the images,and forms a lyr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ose masterpiece in modern Chinese local literature.
泛指叙事是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中特有的叙事模式之一,其特征是在叙事中有意取消具体的叙事时间,也不针对特定的人物个体,以此造成叙事的话语跨界和功能变异,叙事抒情化,情节和人物意象化,参与文本中风俗意象的建构;而限制性视角的使用和视角越界现象的发生,在叙述者、小说人物和风俗意象之间进一步造成了复杂的情感关系,在不同文本中营造出了不同的抒情效果。
2.
excellent works to reflect the typical life of society and the typical emotional,Mao Zedong used in poetry has a special brilliance and appeal language created transcend time and space lyrical realm.
优秀的作品要反映典型的社会生活和典型的情感,毛泽东诗词有着特殊光彩与感染力,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抒情境界。
3.
This paper aims at an exploration of his unique lyrical style in novel writing and learning to appreciate his superb skills in expressing sensual experience.
他以情感旋律作为小说的内在结构,继承了以惠特曼、爱默生和马克·吐温为代表的一代美国文化名流所创立的以边疆生活为核心的,切近生活,即兴博发、朴实奔放的文学传统,文风豪放,抒情色彩浓郁。
补充资料: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人类历史时期所划分的三个时代。这种时代的划分,是以L.H.摩尔根(1818~1881)在《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1877)一书中对人类历史时期的划分为根据的。恩格斯认为摩尔根对人类历史时期的划分以生产上技能的发展和获取生活资料的进步为标志是科学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因此加以采纳,并填补了一些必要的实际资料。
  
  蒙昧时代  人类的幼稚时期,以顺应自然条件为特征。这个时期,人类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如采集果实,挖掘根茎、块根,拾取鱼贝和猎取动物等为食物。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从未加磨制的石器、棍棒、标枪,逐渐到磨制石器和制造弓箭,并掌握了磨擦取火的本领,从而用火和石斧做独木舟等。相应地人类也从居住的森林走出,开始有了萌芽状态的相对定居的村落。
  
  野蛮时代  基本上是原始氏族社会成长发展直到它的鼎盛时期。这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时期。人们能够磨制比较精细的石器,有了制陶术,学会了金属的冶炼,最初是炼铜,后来能够冶炼青铜和铁。有的地区,从动物的饲养发展为放牧畜群,导致游牧生活。其中有许多部落又逐渐地从种植饲料发展为谷物的种植。适应于种植的地区,则直接从采集过渡到种植植物,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田间耕作,使其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人口也开始急剧增加,稠密地居住在不大的地域里。据荷马史诗所述,希腊人在进入野蛮时代的全盛时期后,有了完善的铁器,从事榨油和酿酒,发展手工艺金属加工,制造货车和战车,用圆木和木板造船。这时已出现了带有艺术性的建筑的萌芽,由带有炮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等。这些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文明时代  由于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于文献纪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文明时代的第一种社会形式是奴隶制,继之而来的是封建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时代的这三种社会形式所共有的特点是:①都建立在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其共同的基础。②存在和发展着不同程度的商品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在客观规律的面前是不自由的。③国家的统治。原来曾经是社会公仆的社会组织已变成了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所谓文明时代,只是就生产技能等的发展而言,就社会性质说,实际上是既不文明、又不自由、也不道德的时代。因之,它必将被真正文明、自由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所代替。这是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