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en Puqing
沈谱琴
1.
A Brief Discussion on Shen Puqing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沈谱琴
2) notation of guqin
琴谱
1.
Then,through genealogizing the masters of the school,sorting out notation of guqin,and analyzing characteristics of guqin musical works of the school,the au-thor makes a historical and comprehens.
作者首先从作为古琴音乐主体的文人在科举体制下取得逐渐稳固的社会地位着手,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影响深远的古琴流派———浙派之所以兴于南宋的历史原因,继而通过对该派琴人传承的溯源、琴谱系统的梳理、琴曲特点的分析,对该派进行了历史的回顾与全面的考查。
5) Score for No-stringed Qin
《无弦琴谱》
1.
The imagery presentation as an adherent in Qiu Yuan’s Score for No-stringed Qin;
仇远《无弦琴谱》中遗民心态的意象呈现
6) Dong Gao Qin Music
《东皋琴谱》
补充资料:《五知斋琴谱》
中国清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古琴谱。共8卷,前2卷为论琴文字,后 6卷为古琴曲谱,共收33曲。书前行款汇纂者为周鲁封,实为清康熙间著名琴家徐祺、徐俊父子所编写。
徐祺,字大生,号古琅老人。其子徐俊,字越千。两人曾四处游历,遍访名师,博采众长,成为独步清初琴坛的著名琴家。《五知斋琴谱》就是徐祺早年游历燕齐赵魏及吴楚瓯越等地,对各家传谱的"可因""可革"之处,精细推敲30余年,在清康熙六年(1667)编成的。康熙五十八年徐俊从金陵到皖江,得周鲁封等人支持,由周修改汇纂,徐俊和黄镇校订,康熙六十年刻书,雍正二年(1724)成书。
该谱不同于他谱之处在于:记录细致周到,每曲均有曲评,并注明谱本的传派,源流或改动之处,甚至每个乐句或某个音的轻重疾徐,虚实变化和应注意的表情,均用旁注注明。从其旁注可知,徐祺父子演奏艺术与美学思想的特点是:重视传统,更注意创新;一切从传神出发,强调左右两手轻重疾徐、刚柔虚实与灵巧跌宕的对比变化。
关于《五知斋琴谱》的流派,目前说法不一。清嘉庆间吴灴《自远堂琴谱》最早将其列为广陵派,后人多有宗其说者;近人查阜西在其《五知斋谱据本提要》中依据此谱初刊于皖江等事实,否定此说。但究属何派,亦未言明。
徐祺,字大生,号古琅老人。其子徐俊,字越千。两人曾四处游历,遍访名师,博采众长,成为独步清初琴坛的著名琴家。《五知斋琴谱》就是徐祺早年游历燕齐赵魏及吴楚瓯越等地,对各家传谱的"可因""可革"之处,精细推敲30余年,在清康熙六年(1667)编成的。康熙五十八年徐俊从金陵到皖江,得周鲁封等人支持,由周修改汇纂,徐俊和黄镇校订,康熙六十年刻书,雍正二年(1724)成书。
该谱不同于他谱之处在于:记录细致周到,每曲均有曲评,并注明谱本的传派,源流或改动之处,甚至每个乐句或某个音的轻重疾徐,虚实变化和应注意的表情,均用旁注注明。从其旁注可知,徐祺父子演奏艺术与美学思想的特点是:重视传统,更注意创新;一切从传神出发,强调左右两手轻重疾徐、刚柔虚实与灵巧跌宕的对比变化。
关于《五知斋琴谱》的流派,目前说法不一。清嘉庆间吴灴《自远堂琴谱》最早将其列为广陵派,后人多有宗其说者;近人查阜西在其《五知斋谱据本提要》中依据此谱初刊于皖江等事实,否定此说。但究属何派,亦未言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