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rpheme-writing
语素文字
1.
On the one hand,Chinese character is a morpheme-writing,because it consists of the individual word which is the record of Chinese morpheme.
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字 ,这一个个的字记录的是汉语的一个个语素 ,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
2) morpheme character
语素字
1.
As far as its system is concerned,Chinese character consists of morpheme character and non- morpheme character.
汉字是表义文字,从汉字的体制看,汉字有语素字和非语素字,从汉字的字音看,汉字不光有单音字,还有许多多音字,从汉字的形体看,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有不少汉字的形体相近或相似,构成了形近字。
2.
A random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faults of morpheme characters doubles that of word characters in the Character Question.
本文为此作了一次随机调查 ,对调查材料的统计分析表明 ,单字试题中语素字的出错率大约是词字的 2倍。
3) derivational bound morpheme
派生性附着语素
4) grapheme
[英]['ɡræfi:m] [美]['græfim]
字素
1.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explanation mode of graphemes of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s and the semantic-defining in the field of exegesis,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m was found,to evidence the former is the prototype of the latter.
作为释义范式,会意字构形字素的释义模式和训诂学中"义界"方式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前者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训诂学中"义界"方法的滥(?)。
2.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mentioned two problems,we have developed a kind of Mongolian code convert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rapheme.
为了解决以上两点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基于字素编码的蒙古文编码转换通用算法。
5) morpheme
[英]['mɔ:fi:m] [美]['mɔrfim]
语素
1.
The extending meaning of the word should be expanded to its morpheme;
分析词义引申应扩展到语素
2.
Characteristics of morpheme and phoneme between English and German;
谈英语与德语语素和音位的特点
3.
On the Shift of Non-morpheme to Morpheme;
非语素向语素演化之轨迹
6) Morphemes
语素
1.
Compound word meaning is expressed by the symbolic realization of semantic components.
作为词义构成成分的语义成分不是假设的理论实体,有相应的符号形式载体——语素,语素即为语义成分符号化的结果。
2.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orphem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本文主要就英汉语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目的是了解英汉语的构词特点以及它们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以促进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
3.
In most cases,some morphemes have no more than one invariable form while quite a few have their varieties,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allomorphs.
语素既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又是语法分析的最小单位。
补充资料:《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1 月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作的报告。目的是为了消除当时一些人(主要是知识分子)对文字改革的误解和疑虑,号召大家积极支持和促进文字改革工作。这个报告是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和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文字改革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简化汉字。指出简化字是受到包括工人、农民、小学生和教师在内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的。认为"汉字简化既然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知识分子就应该积极支持这项工作,而不是消极对待。我们应该从六亿人口出发来考虑文字改革的问题,而不是从个人的习惯和一时的方便来看这个问题。"指出汉字简化方案的制定可以把社会上使用简化字的一些纷歧引导到一个统一的规范。并指出书法艺术不受汉字简化的限制。
第二部分谈推广普通话。指出当前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方言分歧:"对于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人们就越来越感觉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广普通话应该以学校为重点,首先在儿童和青年中进行。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推广普通话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第三部分谈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首先说明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帮助识汉字和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今天就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以消除一部分人的误解和顾虑。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有其他用途,如作为各少数民族创造或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音译外国的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编制索引等等。认为从这些功用看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
报告中还谈了汉字和拼音文字的难易,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以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的理由等等。关于汉字要不要改革,认为目前可以不忙作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的,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好使中国文字能够稳步地而又积极地得到改革。以适应六亿人民摆脱文化落后状态的需要,以适应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简化汉字。指出简化字是受到包括工人、农民、小学生和教师在内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的。认为"汉字简化既然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知识分子就应该积极支持这项工作,而不是消极对待。我们应该从六亿人口出发来考虑文字改革的问题,而不是从个人的习惯和一时的方便来看这个问题。"指出汉字简化方案的制定可以把社会上使用简化字的一些纷歧引导到一个统一的规范。并指出书法艺术不受汉字简化的限制。
第二部分谈推广普通话。指出当前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方言分歧:"对于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人们就越来越感觉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广普通话应该以学校为重点,首先在儿童和青年中进行。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推广普通话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第三部分谈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首先说明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帮助识汉字和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今天就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以消除一部分人的误解和顾虑。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有其他用途,如作为各少数民族创造或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音译外国的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编制索引等等。认为从这些功用看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
报告中还谈了汉字和拼音文字的难易,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以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的理由等等。关于汉字要不要改革,认为目前可以不忙作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的,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好使中国文字能够稳步地而又积极地得到改革。以适应六亿人民摆脱文化落后状态的需要,以适应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