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
1) faculty training of primary school
小学师资培养
2)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development
小学英语师资培养
3)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小学教师培养
4) teachers training
师资培养
1.
It has explored the distinguished teachers training patterns,different training plans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ers-training ways in future,which is helpful in improving teachers training.
针对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师资来源和课程体系特点,结合师资管理与队伍建设实际,对近年来师资培养途径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2.
At present College teachers training work is facing a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当前高校师资培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本文分析了这些挑战和机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师资培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orient market demand, reform education mode, focus on teachers training and students employment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make it combine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qualification and form its characteristic.
高职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就业这个主线,加强师资培养,使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相结合,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5)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taff
师资培养
6) teacher training
师资培养
1.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improve in quality to address the new tendencies of early education.
社会转型时期的学前教育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以应对学前教育服务多样化、托幼一体化及办园体制多元化等新趋势。
2.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 demonstrate that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currently undertake the task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STS education to some extent.
对浙江省相关院校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STS教育,但对它的认识还不平衡,师资、教材等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提高对STS教育的认识,并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编写适合的教材等。
3.
Thu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has been brought to a higher attention.
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已经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教育质量和师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必不可少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补充资料: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分校(原百万庄小学)
西城区百万庄小学始建于1964年。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540多名学生;有一个“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重学习、讲科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该校教职工55人,教 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58%,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4人,区级骨干教师1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 多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质量高,曾多次受到区表彰奖励,受到家长好评,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为此,学校确定了本校教科研的整体思路为“一先、二合、三发展”,即“以科研为先导,以活动促发展”的理论为依托,以合作学习为龙头,以小班化教育为重点,以10个学科为领域,以点带面,全面参与,以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全校立校级课题43项,国家级及市、区及课题5项,基本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加课题实验研究。教科研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变化。“合作学习”、“小班化教育”、“10个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实验”等课题组,在区召开的多次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并有多名青年教师做研究课。这些均受到与会专家、教授、领导、教师好评,其中《北京教研》、《教育科学研究》、《现代教育报》、《西教通讯》等都对此作了报道。通过科研,该校出现了一批市、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全校有25名中、青年教师成了课题研究的骨干成员,并参加了区教研组或备课组。在市区“评优”活动中,该校由8人获区评优课一等奖,9人获二、三等奖,2人获区“金秋杯”评优课一等奖。在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该校有3人代表西城区参加,其中2人3项获市单项比赛一、二等奖。 近几年全校干部教师撰写论文60多篇,获区以上优秀论文14篇,有6篇在市、区刊物上发表,4篇科研总结在本区介绍经验。教科研的发展,是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该校被评为西城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西城区“科研先进集体”,北京市“科研先进校”,2002年被评为“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骨干示范校。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科技教育,学生每年在科技月比赛活动中多人次、多项目获全国、北京市、西城区各种奖项。如2000年由47人次获一等奖,77人次获二等奖,34人次获三等奖,共有158人次获奖。为此,该校每年都有许多同学因学有特长被传统项目学校提前录取。在北京市“迎春杯”、“华罗庚杯”比赛中该校也有多人获奖。1996年在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北京赛区)比赛中,该校获团体比赛第二名。2000年、2002年获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团体一等奖。合唱队在1998年、2000年、2002年获区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三等奖。在电子测项比赛中多次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培养特长生”先进校,并在1998年被西城区首批命名为“科技示范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