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rtual reality
虚拟实体
2) virtual intelligence entity
虚拟智能实体
1.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odel based on the coordinate model of 6 degrees of freedom in virtual reality,which is called a virtual intelligence entity.
提出了一种基于6自由度坐标模型的虚拟智能实体,利用有限状态机来实现状态变迁,以此来增加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智能特性。
2.
A kind of model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ordinate model of 6 degrees of freedom in the virtual realistic, called as a virtual intelligence entity.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6自由度坐标模型的虚拟智能实体,利用有限状态机来实现智能判断,以此来增加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智能特性。
3)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
1.
Train System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Center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控加工中心培训系统
2.
Study on the training simulation for crane operators based upon virtual reality;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起重作业人员培训仿真系统研究
3.
Pres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pplied to mine safety;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安全中应用的现状及分析
4) virtual experiment
虚拟实验
1.
Design of the virtu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three freedoms;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
2.
A new collaborative awareness method of virtual experiment;
一种新型虚拟实验协同感知方法
3.
Virtual Experiment s Designing and Development of Mechanic Design s Basic Curricula;
机械设计基础课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
5) VR
虚拟现实
1.
Application of VR technology in mining safety;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2.
Discussion on VR Guiding Industrial Design Development;
论虚拟现实技术(VR)引导工业设计的发展
3.
VR ORIENTED OPTIMIZED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ANCIENT ARCHITECTURES;
面向虚拟现实的古建筑优化建模技术初探
6) Virtual Reality(VR)
虚拟现实
1.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obot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VR), analyses the software & hardware surroundings for virtual teaching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interaction equipments between human and PC.
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器人示教方法,分析了虚拟示教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特别是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装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针对MOTOMAN机器人虚拟示教的研究开发工作。
2.
Virtual Manufacturing(VM) is exta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VR) in the area ofmanufacturing.
虚拟制造(VM)是虚拟现实(VR)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VM技术的目标出发,强调虚拟原形与现实物理产品之间的“拟实度”是VM技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论述了建模和仿真技术在VM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生产中进行系统性试验和数据积累是建立VM系统的基础。
补充资料:《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of Nuclear Material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the Physiea1Proteetion of Nuelear Material)有关保护核材料安全的国际公约。于198。年3月3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和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字,1987年2月8日生效。截至1993年底,《公约》共有50个缔约国。 《公约》的主旨是,保护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的安全,防止未经政府批准或授权的集团或个人获取、使用或扩散核材料,并在追回和保护丢失或被盗窃的核材料,惩处或引渡被控罪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对《公约》范围内的罪犯建立普遍管辖权,防止核武器扩散。 《公约》由序言、正文和两个附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确保在其境内的核材料或装载属于其管辖的船舶或飞机上的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按规定的级别予以保护。②缔约国承诺不输出或输人,亦不准许他国经其陆地、内河航道、机场和海港过境运输核材料,除非取得保证该材料已按规定的级别受到保护。③在核材料被偷盗、抢劫或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向任何提出请求的国家提供合作,以追回失落的核材料。④规定了犯罪定义、管辖权,对被指控罪犯的起诉和引渡程序。⑤除对国内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民用核材料所明确作出的承诺外,《公约》不影响缔约国对此种材料的主权权力。⑥缔约国之间对公约的解释和适用发生争端时,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经争端任何一方请求,应提交仲裁或国际法院裁决。对后两种争端解决程序,公约允许保留。⑦规定了核材料的分类办法,以及相应的实体保护级别。 根据《公约》第十六条的规定,《公约》缔约国于1992年9月29日在维也纳召开《公约》审议会。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重申核材料实体保护并为此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公约是适当的,并促请尚未加人《公约》的所有国家加入《公约》。 中国于1989年l月10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递交加人书,并同时声明对《公约》第十七条2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提出保留。《公约》于1989年2月9日对中国生效。(李东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