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重组
1)  the regrouping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e forces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重组
2)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存在论性质
4)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ductive force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5)  Mathematics model of productive force and produtive relation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学模型
6)  soci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补充资料:生产力的数学原理
生产力的数学原理与动力学数学原理相同,都是%26#8220;存在多少%26#8221;与%26#8220;作用变化%26#8221;的乘积。即:力=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26#183;运动改变(加速度);生产力=物质财富%26#183;财富增长速度。
因为,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了物质财富的增长方式的不同,所以,物质财富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增长速度也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富的增长,受制于市场的需求,受制于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对象的具备以及劳动工具的水平。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数学原理:生产力=物质财富%26#183;需求增长速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富的增长,不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只受制于目标的设定、指令的下达,受制于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对象的状况、劳动工具的水平。生产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数学原理:生产力=物质财富%26#183;生产增长速度,如果计划经济丧失了目标,失去了指令的支持,就会造成财富增长的盲目,不能充分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造成社会的负担,提高自身的运营成本,继而毁掉整个经济体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