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功能重建
				1.
					Main progress of traumatic repa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创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主要进展
					2.
					Tissue repairing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limb salvage operation of bone malignant tumors;
						
						四肢骨骼系统恶性肿瘤保肢治疗的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method for the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discontinuous mandible using reverse engineering(RE) an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RP).
						
						目的探索应用反求与快速原型技术对下颌骨节段缺损进行功能重建的方法。
					
					3)  reconstruction
					[英][,ri:kən'strʌkʃn]  [美]['rikən'strʌkʃən]
					
	
					
				
				
	
					
				功能重建
				1.
					Reconstruction af ter ulnar nerve injuried;
					
					
						
						
					
						尺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causes and to discuss prevention ways of reconstruction related co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imb bone.
						
						目的分析四肢恶性骨肿瘤功能重建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4)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功能重建
				1.
					Larynx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after removal of glottic cancer;
					
					
						
						
					
						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
					
					5)  Function modeling
					
	
					
				
				
	
					
				功能建模
				1.
					Ontology-based function modeling framework & collaborative function design environment;
					
					
						
						
					
						基于本体的功能建模框架及协同设计环境研究
					2.
					Product function model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nceptual design stage,and its task is function design from different levels.
						
						功能建模是产品概念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功能建模的任务是从不同层次上对产品进行功能设计。
					3.
					Product function model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nceptual design stage and its task is to design product functions from different levels.
						
						功能建模的任务是从不同层次对产品进行功能设计,是产品概念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6)  functional reconstitution
					
	
					
				
				
	
					
				功能重建
				1.
					Operation of resection of tumor of femoris or tibia medialis and functional reconstitution of knee joint by tureover of patella along with blood vessel petiole;
						
						股骨或胫骨单髁骨肿瘤切除加带蒂髌骨翻转膝关节功能重建术
					2.
					In this review, an improved two-hybrid system with technology of reporter protein fragment complement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nstitution is described.
						
						报告蛋白片段互补及功能重建技术是对传统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的改进。
					补充资料:陈建功(1893~1971)
		      中国现代数学家。1893年9月8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1年4月11日逝世于杭州。1913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染织工程,但他酷爱数学,挤时间在东京物理学校(夜校)兼攻数理,1916年同时在两个学校毕业。回国后在杭州高等工业学校任染织科教师,而他仍在业余勤奋自学数学。1918年再次东渡,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三年完成本科学习。他发表在日本《东北数学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1921),代表了中国学者进入现代数学研究的先声。1921年回国,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堂,著名数学家王福春、曾炯之都是他的高材生。1926年冬,他第三次东渡,在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深造,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分别刊载在日本的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国际刊物上,引起日本科学界与国际上的重视。著名数学家 S.卡茨马尔兹和 H.施坦豪斯在合作撰写他们的名著《正交级数论》时,曾专门征询陈建功关于内容取材方面的意见。他用日文写成的《三角级数论》于1930年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至今仍被人们所引用。1929年夏获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应邀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杭州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届的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陈建功在分析学方面的研究博大精深,涉及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特别在三角级数论、复变函数几何理论、函数构造论等方面的贡献更为卓著。他的研究着眼于当代分析学的主流和主流中的核心问题。以三角级数而言,傅里叶级数的几乎处处收敛问题是在勒贝格积分意义下整体收敛的必然形态,这是最根本的问题。陈建功在三角级数论方面的许多工作都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的。他还考虑了"无条件几乎处处收敛"的问题,即任意改变级数的项的次序仍几乎处处收敛,得到了关于无条件收敛的判别理论,这一结果在1961年为苏联数学家Α.И.马尔库舍维奇收入《复变函数论近代问题的研究》一书中,引起国际注意。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不遗余力培养青年一代,从不间断领导学生的学术讨论班。著有《直交函数级数的和》、《实函数论》、《三角级数论》(上、下册)等。1981年出版了《陈建功文集》。
         
		
		陈建功在分析学方面的研究博大精深,涉及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特别在三角级数论、复变函数几何理论、函数构造论等方面的贡献更为卓著。他的研究着眼于当代分析学的主流和主流中的核心问题。以三角级数而言,傅里叶级数的几乎处处收敛问题是在勒贝格积分意义下整体收敛的必然形态,这是最根本的问题。陈建功在三角级数论方面的许多工作都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的。他还考虑了"无条件几乎处处收敛"的问题,即任意改变级数的项的次序仍几乎处处收敛,得到了关于无条件收敛的判别理论,这一结果在1961年为苏联数学家Α.И.马尔库舍维奇收入《复变函数论近代问题的研究》一书中,引起国际注意。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不遗余力培养青年一代,从不间断领导学生的学术讨论班。著有《直交函数级数的和》、《实函数论》、《三角级数论》(上、下册)等。1981年出版了《陈建功文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