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Heilongjiang's culture
龙江文化
2) Heilongjiang literature
黑龙江文学
1.
1990s Heilongjiang Literature Research written by Lin Chaoren is a skill and talent of academic works,it explores the complexity of more parts of combination of Heilongjiang literature,vividly shows its unique value and charm.
林超然的《1990年代黑龙江文学研究》是一部颇见功力和才华的学术著作,其深入探究了黑龙江文学多声部组合的复杂性,形象地指出了它的独特价值和夺人魅力。
2.
The dying out of that Bohai civilization is a break in terns of Heilongjiang literature.
渤海文明的消亡是黑龙江文学的一次断裂,真正意义上的黑龙江现代性文学的发生是在20世纪初期,其背景是黑龙江进入了全球化视野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兴起。
3) Heilongjiang civilization
黑龙江文明
4)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Heilongjiang
黑龙江文学史
5) dragon culture
龙文化
1.
Development of Dragon Culture and Dragon Dance
龙文化与舞龙运动的发展研究
2.
Hua Baoshan",also named" Sanlong Songs"and"Gongdao Songs",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 of the 20th century Wu songs,is one of the Four Heroic Epics of China,which embodie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Dragon culture typical of the Wu area.
《华抱山》又名《三龙歌》、《公道歌》 ,是 2 0世纪吴歌搜集整理压卷之作 ,具有浓郁的吴地汉民族龙文化色彩特征 ,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
3.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on dancing and Longyan s dragon culture by literature method,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 unique advantage for the spread of dragon culture in Longyan City.
运用文献法对舞龙运动与龙岩市龙文化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龙岩市在龙文化传播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龙岩市的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舞龙运动为龙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舞龙运动使中华龙的精神更加鲜活;深刻挖掘与研究龙文化能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
6) Longshan culture
龙山文化
1.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of Longshan Culture Period on Yuhuicun Site from 4.5 ka to 4.0 ka BP,Bengbu,Anhui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 ka 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2.
Palaeoflood Occurrence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Jinghe River
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3.
Analysis and test made by the authors on the polished black pottery of the Wangying site and the eggshell black pottery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show the existence of lots of carbon fibres in the body of the two kinds of black pottery.
利用扫描电镜、高分辨电镜能谱和元素分析仪等手段,对王因遗 址磨光黑陶和龙山文化蛋壳黑陶进行了分析测试,发现两种黑陶体内都存在大 量的碳纤维。
补充资料:龙江饮食文化
龙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前,我省肇源县白金堡的先民,不仅学会了烧、煮,烤等烹调方法外,还学会了储存食物,以调节四季中的食物余缺,初步达到了营养摄入的一年四季平衡的目的。在我省宁安出土的“三足火锅”据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火锅史中最早的火锅。并且,我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特别是食物原料得天独厚。龙菜起源于我省各族人民的生活食俗,是我省地域文化与社会文明的完美体现。它取料于龙江山水的土特产品,传承龙江饮食文化之精华,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等特性;它博采鲁、川、粤等菜系和俄罗斯等外来饮食文化之特长,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烹调科学、价格合理,包含了营养、实惠、大众化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调味多样,咸辣酸甜,色味香型,汤菜双佳;英浓口重,是东北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烹好艺苑的一枝新秀。龙菜取黑龙江省“龙”字之意,又蕴含龙的传人、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之文化底蕴。 自省政府做出:“我省也要研究推出龙菜,形成我省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形象”的发展战略以后,全省餐饮业继承传统,开发创新,充分发挥我省的绿色食品大省、生态大省以及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的优势,掀起了龙菜开发的新热潮。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传统菜、民族莱、农家菜、山珍野债菜和创新菜五大系列。涌现出一批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龙菜知名菜点、宴席和定点企业,进一步繁荣活跃了我省餐饮市场。2002年全省餐饮网点发展到12万多个,从业人员70多万人,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于全国餐饮业增幅16.5%的0.6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9.6%上升为10.3%;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47%。餐饮业正逐步成为我省第三产业中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星级酒店和涉外宾馆也注重了龙菜开发。融府康年、友谊宫、天鹅饭店、香格里拉、昆仑酒店等也推出了系列菜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