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Wai-lim Yip's poetics theory
叶维廉诗学理论
2) poetry theory
诗学理论
1.
Under the guide of western modernism poetry theory,combined the working practice of Chinese new poems,summarized their own poetry theory,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ism poetry.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新的综合传统"、"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同时学生诗人王佐良把诗友穆旦介绍给世界,他们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新诗创作实际,概括出自己的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The poets admire the poetry theory of "New Poetry modernization",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new beauty poem principles of reality,symbol,synthesis of metaphysics.
九叶诗派以艾略特的诗歌主张为参照系,推崇"新诗现代化"的诗学理论,探寻并确立了"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这一新的诗美原则,在特定的战争年代建构了中国式现代主义的诗歌与诗论,他们是"新诗现代化"自觉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有力地推动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3) poetic theory
诗学理论
1.
Zhang Wentao has no particular work for poetic theory,yet hi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are manifested in his considerable poetic works.
尽管张问陶的诗学理论与清性灵派代表人物袁枚的"性灵说"确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涉及到创作主体、诗歌本体、审美对象等多方面而自成体系,在清人诗论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
2.
Su Shi has various kinds of literal styles,as far as his poetry theory,he has develop,enrich and innovate the poetic theory in a certain extent,which mainly embodies in his poetry creation,based on his inheritance and absorption in all previous dynasties traditional poetic theories.
就苏轼的诗歌理论而言,他在继承、吸收历代传统诗学理论基础上又有一定的开拓、充实与新变,他提出了"有为而作"和"平淡"的著名诗学观,并把它们体现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佛老思想是苏轼诗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3.
Blok and Dai Wangshu were the representative symbolism poets of Russia and China,Although both poets were inspired by the French symbolist poetry in the Poetic Theory directly or indirectly,their "symbolic" differ in literary,cultural context and poet.
通过对两位诗人在诗学传统、诗学立场、诗学观念三方面的平行比较,析出其诗学理论的同源异质性。
4) poetics theory
诗学理论
1.
Wen Yiduo s poetics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constructivism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new verses.
在中国现代新诗学理论的现代化建构中,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2.
There is some confine in th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novel and rhetoric theory of modern novel which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rhetoric and poetics theory of ancient Greece and renassance of modern rhetoric studies.
传统小说经验和现代小说修辞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 ,它是古希腊修辞理论和诗学理论的光大和延展 ,是现代修辞研究复兴的结果。
5) Neo-Confucian poetics
理学诗论
6) Theoretical poetics
理论诗学
1.
"international intercourse of poetics",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oetics" and "theoretical poetics", and elaborates the third field "theoretical poetics".
本文构想了比较诗学的三大领域:国际诗学关系史、诗学的跨文化研究和理论诗学,并着重阐述了第三领域即理论诗学的问题。
补充资料:帕维尔·叶菲莫维奇·德边科
德边科,帕维尔·叶菲莫维奇〔1889.2.16(28)—1938.7.29〕,苏联军事家,二级集团军级(1935),国内战争的积极参加者。191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8年参加苏军。1922年毕业于工农红军军事学院。 德边科生于柳德科夫镇(今属切尔尼戈夫州)。1907年参加革命运动。1911年起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为1915年“保罗一世”号战列舰水兵反战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因此遭沙皇政府逮捕。监禁6个月后,被派往前线,仍继续在士兵中开展革命活动。因进行反战宣传,再次被捕。1917年二月革命时获释。后为赫尔辛福斯苏维埃成员。1917年4月任波罗的海舰队中央委员会主席。1917年7月因进行革命活动被克伦斯基临时政府逮捕,囚禁于彼得格勒“十字架”监狱,但在水兵的要求下获释。他积极参加了波罗的海舰队准备十月武装起义的工作,任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领导组建了革命水兵和战斗舰艇队,并率领该队开往首都。克拉斯诺夫—克伦斯基的军队进攻彼得格勒时,他在红谢洛和加契纳近郊指挥部队,活捉了克拉斯诺夫将军并将其押送斯莫尔尼宫。1917年10月26日(11月8日)—1918年3月任苏维埃政府成员兼陆海军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会委员,后任海军人民委员,是苏联海军的组织者之一。1918年2月德意志帝国发动进攻时,任在纳尔瓦近郊作战的水兵支队支队长。1918年夏在乌克兰从事地下工作。1918年底和1919年初在对白卫军和干涉者作战中,任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苏军集群司令。1919—1920年任第聂伯河右岸步兵第11师师长、克里木集团军司令兼克里木苏维埃共和国陆海军人民委员。1919年克里木失陷后,历任步兵第37师、高加索第1师、高加索骑兵第4师和骑兵第2师师长。1919年底一1920年初在察里津战役中战功卓著。 1921年参加平定喀琅施塔得叛乱时,任混成师师长。1921年中被任命为彼列科普第51师师长。军事学院毕业后,先后任步兵第6军、第5军和第10军军长。1925年任工农红军军械部部长。1926年任工农红军供给部部长。1928—1938年先后任中亚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司令。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37)。获红旗勋章3枚。 著作:《在沙皇海军内部》,莫斯科1919年版;《叛乱者》,莫斯科1923年版;《波罗的海的十月》,莫斯科1934年版;《在抄皇海军内部迎接伟大的十月革命》,莫斯科1958年版;《革命的波罗的海水兵》,莫斯科1959年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