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
1)  Uygur and Kazak students
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Chinese narrative discourses,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mainly Uygur and Kazak students) are prone to make the following errors in using connectives: wrong or redundant use of connectives and missing connectives.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
2)  Uygur and Kazak character
维吾尔和哈萨克民族语言文字
3)  Kazak student
哈萨克族学生
1.
Kazak students often make errors in learning Chinese complements.
 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时常产生误代、遗漏等偏误。
4)  Uygur students
维吾尔族学生
1.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avoidance are the Uygur students usual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Chinese verb-construction complement structure.
套用和回避是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动结式述补结构学习中经常采用的学习策略。
2.
Chinese lexical tones are very difficult to Uygur students, since Uygur is a non-tone language.
对于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声调很难掌握,因为维语中没有声调。
5)  Uygur university students
维吾尔族大学生
1.
Production of Mandarain Chinese Stops by Uygur University Students;
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的产出实验研究
2.
By analyzing the errors made by Uygu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vocabulary and grammar,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negative transfer from both Mandarin Chinese and Uygur language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among those students.
本文从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语料入手,分析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汉语和维吾尔语负迁移而造成的学习困难现象,提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6)  Uigur students
维吾尔族学生
1.
The paper reports a survey of the beliefs of the Uigur students and motives in learning English.
本项研究以 4 2名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为对象 ,对其英语学习观念、英语学习动机、焦虑程度和含混现象的容忍程度进行了调查。
2.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Uigur students to learn the Chinese kinship terms.
汉语复杂而庞大的亲属称谓语系统,常常令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时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再加上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在运用时产生的偏误就会很多。
补充资料: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基本概况】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最西端,介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与敦煌市为邻,南与青海省接连,西面的芨芨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隔戈壁相望。阿克塞以博罗转井西28公里处的白沟命名(“白沟”哈语译为“阿克塞”)。哈萨克族崇尚白色,因此取白沟为县名。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万公顷,林地面积2947公顷,占总面积的0.09;天然草场面积98.6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9.47;水资源条件优越,冰川面积达349平方公里,蕴藏水量约198亿方;河流、湖泊1.89万公顷,盐碱滩、沙地和其它难利用土地217.65万公顷,占总面积64.95。有河流37条,年径流量达8.80亿方,水能蕴含量为7.6万千瓦,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3.98亿方。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南部和东南部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北部属温带干旱气候。牧区年平均气温小于3.9℃,新城区为6.9℃。最热7月平均气温11-16℃。年平均降水量19-176毫米,蒸发量1600-2500毫米;年日照时数310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70-80。阿克塞县辖5乡1镇,其中1个农业乡,4个牧业乡,下辖13行政村。
【特产、旅游景点】主要特产有雪莲、锁阳、雪鸡、风干羊肉、马奶酒、酸奶、各类乳制品;民族服饰、民族手工刺绣、服饰等工艺品,也是吸引旅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的景观、景点有苏干湖、敦德冰川及野生动物观光旅游景区、哈尔腾国际狩猎场、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及民族风情园等。
【国民经济】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12.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3亿元,同比增长3.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5.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5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8.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0.63亿元,同比增长9.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9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42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0.28亿元,同比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41亿元,同比增长23.7;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2元,净增305元,同比增长6.4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409元,净增680元,同比增长8.51,全县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2.51,较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牧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03年改良草场20.3万亩,封滩育林育草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060亩,全县大小牲畜饲养量达16.42万头只,繁殖成活各类仔畜6.08万头只,同比增长3.3;出栏牲畜5.09万头只,绒毛产量达32.12万斤;引进优质种羊109只,完成肉羊胚胎移植100枚,全县良种覆盖率达85,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农牧业总产值完成1777万元,同比增长9.9;牧农业增加值完成1240万元,同比增长7.8;其中畜牧业创产值1741万元,占牧农业总产值的98,牧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4902元。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主导产品石棉总产量达到17.8万吨,创历史新高,约占全国石棉总产量的55。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16.6;工业增加值达到0.84亿元,增长23.2;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6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6.56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 
交通邮电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公路与邮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进一步加强,邮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公众通信能力继续增强。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公路货物周转量444.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46%。公路旅客周转量357.6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16%。
【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分别有1003人、1320人参加了养老、失业保险,共发放养老金74万元,失业金7万元,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有167人纳入了城镇和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共发放低保金14.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46人,参保率达93。积极协调,多渠道安置就业人员2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中小学“四率”保持在“普九”标准以上,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科技对牧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
【现任主要领导】
中共阿克塞县委书记:张天革
阿克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哈乃<?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o:p></o:p>

(哈)
阿克塞县人民政府县长:浩升<o:p></o:p>

(哈)
政协阿克塞县委员会主席:哈泰<o:p></o:p>

(哈)
中共阿克塞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哈里弟(哈)<o:p></o:p>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