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周世钊诗词
1)  Zhou Shi-Zhao's poems
周世钊诗词
2)  Zhou Shizhao
周世钊
1.
Based on Mao Zedong s own interpretation,"friend"here only indicates Zhou Shizhao.
根据毛泽东的解释,“友人指周世钊”。
3)  The Patriotic Poet---ZHANG Yu-zhao
爱国诗人张裕钊
4)  On ZhangYuzhao s Poem
张裕钊诗试论
5)  poetry [英]['pəʊətri]  [美]['poətrɪ]
诗词
1.
On the Art Functions of the Poetry and Rhyme in Out Laws of the Marsh;
也谈《水浒传》中诗词韵语的艺术功能
6)  poem [英]['pəʊɪm]  [美]['poəm]
诗词
1.
Comments on the lyrical skill of Mao Zhe dong s Poems;
毛泽东诗词抒情技巧评述
2.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Every Minute——Explanation on the time art of Mao Zedong s poems;
试论毛泽东诗词的时间艺术
3.
Debating the imagery of storey in Chinese archaic poem;
中国古代诗词中楼意象探论
补充资料:周世钊

教育家 爱国民主人士

周世钊,字敦元,别号敦元、东园。湖南省宁乡县人,1897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十)生。九岁入学。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秋毕业与毛泽东同窗五载,情谊甚笃。

周在校品学兼优,好老庄哲学,诗词上颇具造诣,为师生所称道。受徐特立老师的言传身教,矢志从事教育。1918年夏加入毛泽东发起并领导的新民学会,兼工人夜校管理员,积极支持和协助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一师毕业后任长沙修业小学国文教员。1919年应毛泽东之邀,担任毛创办的《湘江评论》顾问。毛发起湖南各界人士“驱张运动”,周带领学生参加示威游行。“驱张”胜利后,毛与周等创办了“文化书社”,向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不久,何叔衡主办《湖南通俗报》,周应邀任编辑,为该报撰写了一些评击时弊,宣扬新文化的文章。

1921年,周抱定“教育救国”的宗旨,谢绝参加毛泽东、蔡和森创建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发展工作,赴南京考入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研究教育,1922年转入该校文学院研究中国文学,埋首故纸堆中。1925年春应徐特立聘,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执教国文。翌年,返东南大学复学,1927年毕业。

1927年初居长沙。国共合作时,经徐特立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南岳日报编辑兼一女教员。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周不甘作反动军阀的应声虫,拒绝写反共文章,决然去职,也未参加国民党员的重新登记,先后执教长沙明德中学、稻田中学、长郡中学、周南女中、第一师范、妙高峰中学等学校任国文教员,并任周南女中教导主任多年。抗战八年,周持节自守,不与国民党党棍团痞同流合污,热心实施其“教育救国”的主张。抗战胜利后,1946年正式与国民党脱离关系。1947年7月先后任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妙高峰中学教员、教导主任。1949年7月,任第一师范代理校长,积极支持学生护校迎解放等进步活动。

长沙解放后,周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领衔与一些老新民学会会员和教师联名向毛泽东致贺电,毛回函曰:‘过去虽未参加革命斗争,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兄为一师校长,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周受到莫大鼓舞,更致力于教育事业。1950年9月,应毛泽东邀赴北京,与毛作数次长谈。1951年2月,加入民盟,任湖南省支部委员。同年3月,入华北革大政治研究院学习一年,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检讨过去视教育不超政治之偏颇,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热忱献身新中国教育教育事业。在周主持下,湖南第一师范成绩斐然。1953年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55年出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一师校长。1957年担任民盟湖南省委领导小组第一召集人。1958年出任湖南省副省长,并选为民盟湖南省委主委。周注重调查研究,作风深入,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洁身自爱。经常深入各大专院校和地县,发现并解决问题,关心知识分子,为发展湖南科技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亦为开展民盟省委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周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先后撰写了《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毛主席青少年时期锻炼身体的故事》、《我的师表——徐特立》等文,计数十万字,编辑成册出版。周还在省内外学校工厂报告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教育青少年继承先辈的传统,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周为人襟怀坦荡,正直无私,实事求是,反映下情民意,言人之不敢言。主持科教界工作期间,亲自为一些受冤屈的知识分子奔波平反。对于“左”倾错误,他多次在人大、政协会议上发言,并上书毛泽东主席,坦陈已见。“文革”开始,即上书毛泽东陈述已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