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被动服从式道德人格
1)  negatively obedient moral personality
被动服从式道德人格
2)  moral personality
道德人格
1.
The moral personality s support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
和谐社会的道德人格支撑
2.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Shaping of Modern Undergraduates Moral Personality;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文化塑造研究
3.
The Application of Sof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ng Moral Personali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柔性管理在高中生道德人格构建中的应用
3)  moral quality
道德人格
1.
A consideration of developing moral quality in the new era;
新时期道德人格培育的思考
2.
In addition,he should pursue the moral value of,perfect the moral quality of impartiality and self-discipline, and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at his working post.
编辑人员务必注意道德养成,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确立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信仰,追求敬业奉献的道德价值,完善公正自律的道德人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
It is necessory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 moral qua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and the key of moral quality is improving the individual moral quality.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个体道德素质,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关键。
4)  morals personality
道德人格
1.
My former understanding for morals personality concept always follow the psychology frame under west study background, accepting the notion of morals personality for the unification of morals to know , morals feelings, morals willing and morals behavior.
以往我对道德人格概念的理解总离不开西学背景下的心理学框架 ,把道德人格的内涵理解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
2.
Morals personal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is emerged especiall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influenc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directly.
中国知识分子道德人格是中国特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并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5)  moral character
道德人格
1.
There are some regu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oral character of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2.
They must fully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moulding their noble and moral character,and grasp its connotation.
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把握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内涵,并通过发挥环境感化、个体自省和道德实践的作用,促使高校教师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水平。
3.
Their moral character should be modeled and perfected in different ways.
道德人格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  On Moral Integrity
论道德人格
补充资料:服从
      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个体服从有两种,一是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二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社会生活要求每一个体服从基本规范,任何一个群体,不论其规模大小与层次高低,都要求其成员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完成其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实现群体目标并维护团结。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曾作过关于服从的现场调查,发现75%的汽车司机都能绝对服从交通规则,拒不服从者仅占0.5%。
  
  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米尔格拉姆曾进行了一项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研究,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他用登载广告的方式公开征招被试者,并告诉他们参加的是一项研究惩罚对于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每次实验均由真假被试者各 7人参加,分别扮演教师与学生。实验者要求假被试者用选择的方式,对呈现的刺激词从4个现存答案中选择1个,若选择正确,真被试者就继续呈现刺激词;若选择错误,就给予电击,电击的强度以电钮上标明的文字"弱电击","中等电击"、"强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极危险电击"、"致命"表示。在实验过程中,假被试者装作多次出?恚姹皇哉咴谥赋銎浯砦蠛蠹锤璧缁鳎技俦皇哉叻⒊錾胍魃孀诺缪股?,假被试者叫喊怒骂,装作昏厥过去,但实验者却不断地督促真被试者继续按规定增加电击强度,并表示由实验者承担一切责任,与施电击的真被试者无关。结果发现,有26个被试者(整个实验有40人参加,占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尽管他听到了假被试者的叫喊和哀求,但屈服于权威的压力继续施行电击到最后。有14个被试者(占35%)认为用电击去惩罚 1个素不相识的人不道德,从而抵制权威的压力,维持道德和良心。实际上,充当假被试者并没有受到任何电击,所有呻吟、叫喊和哀求等反应,都是播放事先准备的录音,真被试者不明其真相。该实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有些学者认为,服从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服从行为的产生受情境、政治、历史、道德、法律、传统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单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尚不足以说明人们对生活中权威命令的执行。有些学者认为,该实验缺乏科学道德。也有的学者认为,作为科学实验,就会有牺牲,何况服从实验结束后,即向被试者作了解释,也未危害被试者的身心健康。对于通过广告公开征招被试者,有学者认为,由于被试者是自愿参加的,并有报酬收入,可能被试者会产生一种"迎合"心理,增加了服从的人数比例。也有人认为,实验取样未做到随机化,可能缺乏代表性和普遍性,实验结果的推广价值不大。但是,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该实验设计巧妙,指标客观,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说服力。
  
  为揭示影响服从的主客观因素,研究者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与测验。一方面研究者控制了实验情境中实验者的权威程度、惩罚者与被惩罚者的距离、惩罚者接受权威指令的直接性等因素,发现被试者的服从行为与上述客观因素均有函数关系。另一方面研究者又采用性格量表测定被试者的权威主义人格倾向,发现其服从行为与权威主义人格有内在联系;采用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两难法测定其道德判断水平,发现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判断低水平者,坚持服从用电击惩罚他人的人数比例很大;相反,中断实验,拒不服从者,其道德判断水平都较高,从而表明服从行为与人格特征有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