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冲绳
1)  Okinawa [英][,əuki'nɑ:wə]  [美][,okɪ'nɑwə]
冲绳
1.
Exploring the Organization of Noro in Okinawa——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oro in Okinawa and the Ethnic Sacrificial Rites Holders;
冲绳神女组织探源——冲绳神女与云南少数民族祭司的比较
2)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
1.
Computation of Thickness of Hydrate Stability Zone in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计算
2.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the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与分布
3.
The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magma in the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岩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3)  Okinawa County
冲绳县
1.
Okinawa County is consisted of more than 160 islands.
日本冲绳县由160多个岛屿构成,是日本唯一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气候特点与中国南方有些相似。
4)  Okinawa Japan
日本冲绳
1.
The paper reported the progress and result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roduction on the natural enemy ladybugs of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in Okinawa Japan,and introduced general forestry situation and forestry protection status in Okinawa.
报道了2005年对松突圆蚧原产地日本冲绳县进行天敌瓢虫调查、引进的过程与结果,介绍了冲绳县林业概况和森林保护研究状况;调查了该县的主要松树林分,采集到松林中主要瓢虫6种,其中楔斑溜瓢虫(Olla v-nigrumMulsant)、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Silverstry)对松突圆蚧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5)  the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
1.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ediments from the Okinawa Trough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Estimation of the Provenance and Flux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Okinawa Trough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Since Late 40 Ka;
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
On the Evolutional Model of the Tectonic Geomorphology of the Okinawa Trough;
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
6)  reversion of the Okinawa
归还冲绳
补充资料:冲绳群岛

冲绳群岛,古时为中国属国,为琉球王国。隔海相望于中国,散布于西太平洋之上,地处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北连日本列岛,南接中国台湾。琉球群岛由北、中、南三大岛屿群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北部岛群包括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又称萨南诸岛,现隶属日本鹿儿岛县;中部是大琉球群岛(即冲绳群岛),南部是宫古群岛和先岛诸岛,现隶属日本冲绳县。

琉球群岛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王国。在中国明、清两代,新任琉球王就任之际,都要由中国举行册封仪式,以确定其法权地位的正统性。在《隋书·流求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方面最早关于琉球群岛的详细文字记录,当时它被称做"流虬",也就是形容它像"虬"(古人所说的无角的龙)一样浮在水中。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它在海图上的形状,也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便是当年中国踏浪先驱们卓越航海成就的写照。后来"流虬"渐渐为"流求"所取代,到明代又衍变成"琉球"。

琉球王国首次接受中国的册封应为洪武十六年(1383年),这年明太祖册封察度为琉球中山王,而永乐二年(1404年)时,琉球已有四王接受过中国的册封。

琉球群岛地处东亚的海上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中、日、朝三国以及南洋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富庶闻名海内。至今在冲绳县立博物馆中保存的"万国津梁钟",便是琉球王国这段历史的见证。这口大钟铸造于公元1458年,悬挂在当时琉球王国的国都首里城的城门之上。钟名"万国津梁",意思是"世界的桥梁 ",这是对琉球群岛地理位置的恰当评价。

公元12世纪时,岛上出现了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独立的王国。史载,从1383年(时值明朝初年)开始,琉球三国的国王继承王位都需接受中国政府的册封。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琉球群岛,建立了琉球王国,琉球王国依旧作为藩属,向中国朝贡。直到 l 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在近500年的时间里,琉球王国始终使用中国明、清政府的年号,奉中国为正朔。但在1609年日本萨摩藩武装侵略琉球之后,双方确立了强迫性的藩属关系。但是这种"宗藩"关系比较模糊,主要表现为日本利用琉球同中国进行贸易,从中渔利。琉球的这种双重藩属身份,一直持续到 1879年。

现在日本统治下的冲绳县只是琉球南部,原因在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南部的萨摩藩侵略琉球后,背着德川幕府私自吞并琉球北部大岛群岛中的八岛(日把这八岛称为奄美群岛,现为鹿儿岛县的一部分),而剩下国土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被日本置为冲绳县,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冲绳县还包括大东群岛。

二战后日本重新进据琉球,同美国有直接的关系。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际,业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条件,放弃海外殖民地,只保有本土四大岛及其他由盟军确认的小岛。近代日本所设置的"冲绳县"即琉球群岛,受联合国委托由美国代管。按照波茨坦公告及联合国委托管辖原则,美国是无权擅自处置琉球的主权归属的。但随着冷战等因素所决定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美国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全力扶植日本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至1972年,美国竟然根据美日《归还冲绳协定》将琉球"交还"日本。在琉球被交与日本的同时,一并"交还"的还有钓鱼岛。在日本的殖民地时代,曾出现过所谓"台北州"与"冲绳县"关于钓鱼岛辖权的纠纷,1944年东京法庭裁定"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属于台北州," 冲绳县"败诉。所以,即使按近代的日本殖民地行政序列,钓鱼岛也不是"冲绳县"辖地。美日两国交割琉球并同时交割钓鱼台岛,是十分荒唐的。

总之,琉球王国变成日本的"冲绳县",是军国主义侵略的结果;战后日本从美国手中接收琉球群岛,同样缺乏国际法依据。正如台湾学者所指出,美日"两国间的私相授受,并未获得二次大战同盟国家的共同认可",从主权归属的合法性考察,"琉球地位并未确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