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trepreneurs marketisation
企业经营者市场化
1.
So the re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 marketis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or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企业经营者市场化在发达国家已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并未真正走向市场 ,致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诸多问题 ,因此尽快实现企业经营者市场化已成为国企改革的根本问
2) enterprise operator
企业经营者
1.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perator’s ValueAn enterprise operator is the most valuable wealth for an enterprise.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拥有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企业经营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经营者的价值由此可以体现。
2.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this paper analyzed and appraised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of enterprise operators\' reward of some sample enterprises and proposed an optimum structure.
针对我国企业经营者已实施的不同报酬结构,结合所选样品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价。
3) manager
[英]['mænɪdʒə(r)] [美]['mænɪdʒɚ]
企业经营者
1.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enterprise,manager is the decision-maker,controller,pers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us takes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enterprise.
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出资者的代理人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决策者、管理者、控制者、责任者,在企业中居于中枢地位,发挥着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其劳动属于创新型劳动,企业经营者为企业可能提供的贡献或可能带来的损失都远远大于其他员工。
2.
As the formal institution arrangement,the mod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influence on manager s behavior when manager makes and carries out decisions.
以企业契约对经营者的绩效要求和时间结构两个维度,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划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经营者行为表现出一定倾向性和共通性的行为特征。
3.
The rapid growth of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is pressingly requi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market economy systems,to internationaliz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o face the challeng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s times.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都迫切需要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的迅速崛起和壮大。
4) business manager
企业经营者
1.
Status quo of the training to Chinese business managers;
中国企业经营者培训现状分析
2.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there was a trend of transformation in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the composition of the business managers became extensive,modern and transitive.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向,社会各阶层在向工商企业流动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的构成呈现出广泛性、近代性、过渡性等特点;晚清企业经营者在逐渐走入主流群体的过程中,官商绅合一的品质特征,对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5) executive
[英][ɪɡ'zekjətɪv] [美][ɪg'zɛkjətɪv]
企业经营者
1.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otivation deficiency of executive annual salsry system in state enterprise by constructing the utility function model of SOEs executive.
本文通过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效用函数模型 ,分析指出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激励乏力。
2.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ayment contract is critical in aligning the interests of divergent organizational groups, usually used to alleviate conflicts between corporation investors and managers and to reduce the moral hazard problems.
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出资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二者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
3.
How to encourage executives behaviors, how to relate responsibility, risk and performance with executives income, an important way is to build a rational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encouragement and binding.
如何激励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如何把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其经营责任、经营风险与经营业绩相联系,必须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 enterprise manager
企业经营者
1.
On the Relativity Between the Internal Restriction toChinas Enterprise Managers Behavior and EnterpriseOperating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Public Companies;
中国企业经营者行为内部制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市公司为例
2.
Enterprise Manager s Inspiriting Compensation Plan Based on EVA;
以EVA为基础的企业经营者激励薪酬计划研究
3.
The perfection of check method of job performances of any enterprise manage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estabishing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完善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资料: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26ldquo;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26rdquo;。
根据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所谓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跨国公司的阵营,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通过全球布局寻找低成本的资源、人力,获得低成本优势,将经营活动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知,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如果将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活动的指标,它近年来的增长率比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更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力也不断上升。据贸发会议的统计,2003年,全球约6.1万家跨国公司,占据着全球生产的40%,贸易的65%、技术交易的80%、跨国直接投资的90%和高新技术研发的95%以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规模日益膨胀,如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年营业收入超过3511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中国GDP的13.6%,印度GDP的45%,比很多小国家的GDP还要高,确实是%26ldquo;富可敌国%26rdquo;。2006年,全球跨国并购额高达8805亿美元,增长23%,说明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高速膨胀期,未来的跨国公司规模将更加庞大,实力更加雄厚,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从2000年,党中央确立实施%26ldquo;走出去%26rdquo;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和备案设立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10675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33亿美元。其中,2006年对外投资高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但作为对比,截至2006年我国累计合同外资为14794亿美元,是我国对外投资的20多倍。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全球的1.3%,而当年我吸收外资占全球的5.3%。除规模小、项目少之外,国内企业总体实力不足,跨国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经营存在短期行为,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服务、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功能不完善;对外经济合作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有待加强。国际化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26ldquo;十一五%26rdquo;期间,我国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制造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二是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三是在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优化外派劳务人员结构,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坚持做到%26ldquo;以人为本%26rdquo;,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正当权益。四是推动企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五是继续完善对外经济合作鼓励政策和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26ldquo;走出去%26rdquo;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外经济合作促进机构,充分发挥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和有关行业商(协)会的作用,以推动更多的企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
根据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所谓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跨国公司的阵营,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通过全球布局寻找低成本的资源、人力,获得低成本优势,将经营活动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知,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如果将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活动的指标,它近年来的增长率比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更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力也不断上升。据贸发会议的统计,2003年,全球约6.1万家跨国公司,占据着全球生产的40%,贸易的65%、技术交易的80%、跨国直接投资的90%和高新技术研发的95%以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规模日益膨胀,如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年营业收入超过3511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中国GDP的13.6%,印度GDP的45%,比很多小国家的GDP还要高,确实是%26ldquo;富可敌国%26rdquo;。2006年,全球跨国并购额高达8805亿美元,增长23%,说明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高速膨胀期,未来的跨国公司规模将更加庞大,实力更加雄厚,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从2000年,党中央确立实施%26ldquo;走出去%26rdquo;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和备案设立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10675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33亿美元。其中,2006年对外投资高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但作为对比,截至2006年我国累计合同外资为14794亿美元,是我国对外投资的20多倍。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全球的1.3%,而当年我吸收外资占全球的5.3%。除规模小、项目少之外,国内企业总体实力不足,跨国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经营存在短期行为,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服务、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功能不完善;对外经济合作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有待加强。国际化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26ldquo;十一五%26rdquo;期间,我国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制造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二是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发达国家市场。三是在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优化外派劳务人员结构,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坚持做到%26ldquo;以人为本%26rdquo;,保护外派劳务人员正当权益。四是推动企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五是继续完善对外经济合作鼓励政策和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26ldquo;走出去%26rdquo;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外经济合作促进机构,充分发挥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和有关行业商(协)会的作用,以推动更多的企业%26ldquo;走出去%26rdquo;。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