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和谐市民
1)  harmonious citizen
和谐市民
2)  Ethnic harmony
民族和谐
1.
Model of ethnic harmony—On ethnic integration in Zhen guan period of Tang Dynasty;
民族和谐的典范——论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
2.
The realization of ethnic harmony has much other significance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aspects of theory,practice and methodology.
民族和谐就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是在各民族之间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和谐关系。
3)  national harmony
民族和谐
1.
On the Thinking of Hu Jintao' National Harmony
论胡锦涛的民族和谐思想
2.
Therefore the national harmony is important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the future and fate of the country.
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顺利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3.
The concept of fulfilling social and national harmony comes fro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carrying forwar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是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的前提。
4)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民主和谐
1.
It turned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from dull to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中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更新思想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换位 ,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参与者 ;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使课堂气氛由单调枯燥变为民主和谐。
5)  national harmonious
民族和谐
1.
National monocracy and national harmonious ar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包括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和谐关系。
6)  harmonious with people
与民和谐
1.
Police s "being harmonious with people" is a vital matter i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构建“和谐社会”,警察“与民和谐”是重要课题。
补充资料:法国市民文学
      法国中世纪代表市民阶级利益,反映市民阶级情绪、趣味和世界观的文学。从中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市民阶级在法国产生并不断壮大,它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加剧。反映市民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市民文学便应运而生。这种文学具有鲜明的阶级特性,在中世纪最后几百年间逐渐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
  
  市民文学的样式之一是"小故事"。这是一种短小的故事诗,内容都为滑稽逗笑,故又称"笑话"。平均篇幅约数百行,通用八音节诗句,表现手法比较简单。从12世纪末叶到14世纪初,盛行约两个世纪。从现存的150多篇看来,绝大多数产生于法国北部地区。作者是街头的演唱者。题材来自社会中的轶闻趣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在嘲讽中也表现了市民阶级对现实的不满。例如《圣徒彼得和游方艺人》、《驴的遗嘱》、《修士丹尼斯》等,批评教会的劣迹;《撕开的鞍褥》、《高利贷者的祷文》等,意在讽刺上层市民的自私和贪婪;《阿梅勒的贡斯当》、《农民舌战天堂》等则表彰劳动人民的反抗和斗争。
  
  市民文学的突出成就,是大量以列那狐为共同主人公的故事诗,俗称列那狐故事诗。它是在东方寓言和法国民间的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内容与中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最鲜明地体现了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普遍具有的讽刺性和喜剧性,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特色。流传至今的列那狐故事诗主要有 4部,分别产生于12至14世纪的不同历史阶段,因而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列那狐的故事》(1175~1250)主要表现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同象征封建权贵的伊桑格兰狼反复较量以求得生存的努力;《列那狐加冕》(12世纪中叶)反对封建王权;《新列那狐》(13世纪末叶)集中攻击罗马教皇为首的教会,反映了市民阶级在当时王权和教权的斗争中倾向于王权的特点;《冒充的列那狐》(14世纪上半叶)以其揭示阶级矛盾、抨击封建制度、表达市民阶级社会政治观点之尖锐、有力见长。与动物列那狐为主人公的故事诗相映成趣的,是以植物玫瑰为主人公的故事诗《玫瑰传奇》,这部作品的第二部分的思想倾向与前者类似,在艺术上却完全采取隐喻的手法。
  
  市民戏剧也很发达,它以表现世俗生活和富有喜剧性为特点,与宗教戏剧相对立。皮卡第地区的阿拉斯城是法国喜剧的摇篮。最早的市民喜剧作家是阿拉斯人亚当·德·拉阿勒(1235~1285),他创作有描写一对牧羊青年挫败了骑士的干扰而维护了纯洁爱情的《罗班和玛丽蓉的故事》和表现各种城市生活场面的"叶棚剧"。市民戏剧在百年战争期间没有多大成就,进入15世纪以后才得到充分发展,并确立了多种样式。戏剧独白原是对传教士布道的滑稽模仿,后成为世俗的独脚喜剧,代表作有《巴尼奥莱的自由射手》。劝诫剧是劝善惩恶的戏剧,人物通常是隐喻的,或是拟人化了的抽象事物,篇幅比较冗长,流传下来的有65部。闹剧以表现人情世态为特长,风格诙谐、泼辣。现存150部,最重要的是《巴特兰律师的闹剧》,写律师巴特兰欺骗布商,手段高超,最后却败在聪明的牧童手下。另外如《两盲人》、《蛋糕与馅饼》等则趣味庸俗。愚人剧内容常涉及时事和政治, 对社会弊端的揭露和讽刺比较广泛、 尖锐。皮埃尔·格兰戈尔(约1475~约1538)的《愚人王子》是这类戏剧的代表作。
  
  市民文学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抒情诗。市民抒情诗同民间诗歌、特别是谣曲关系比较密切,同时也受骑士抒情诗的影响。13世纪,市民抒情诗获得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吕特伯夫这样的抒写下层人民苦难的诗人。经过百年战争的摧残以后,市民抒情诗在15世纪中叶又一度活跃,产生了中世纪法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维永。15世纪后期,乔治·沙特兰(1405~1475)、让·梅尔希诺(1420~1490) 等"修辞学派"诗人追求晦涩的寓意,玩弄文字游戏,把市民抒情诗引入歧途。
  
  中世纪法国市民文学对法国乃至欧洲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意大利作家薄伽丘,英国诗人乔叟,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戏剧家莫里哀、小说家巴尔扎克,都曾采用中世纪法国小故事的题材;《玫瑰传奇》的隐喻手法被后世作家广为应用;以莫里哀为代表的法国喜剧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市民戏剧的优良传统。
  
  

参考书目
   C. Lenient, La Satire en France au Moyen 姙ge, Hachette,1817.
   Petit de Julleville, Histoire de la Langue et de la Littérature Franaise, Paris, 189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