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1)  the Southeast Hena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2)  revolution base area of the 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黔东革命根据地
3)  Dong Gu revolutionary base
东固革命根据地
1.
Dong Gu revolutionary base holds an exceptional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oism.
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4)  Hubei-Henan-Anhui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
These base area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volution,especially the Hubei-Henan-Anhui revolutionary base area,whose scale and effect are only next to the Soviet area at.
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10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分别建立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三大革命根据地,它们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其规模和影响在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位居全国第二。
5)  Sites of the Hubei-Henan-Anhui Revolutionary Bases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6)  Hubei-Henan-Shaanxi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补充资料: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北、河南、陕西三省边界地区。亦称鄂豫陕苏区。1934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示,红军第25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代理书记徐宝珊和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到外线创建新根据地。12月,红25军转战到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庾家河地区;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徐宝珊、吴焕先先后任书记、代理书记。此后,红25军在鄂豫陕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和武装群众,分配土地,建立革命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至1935年 5月,红25军先后取得蔡玉窑、文公岭、石塔寺等战斗胜利,曾攻占 5座县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在蓝田、柞水、镇安、山阳、旬阳、雒南、商南、郧西、卢氏等县和洋县华阳地区,建立了10个区、46个乡,314个村的苏维埃政府和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人口近50万,初步建成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同年2月、5月,中共鄂陕边特委、豫陕边特委先后成立。7月上旬,红25军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方针,在袁家沟口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旅,接着北出终南山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7月中旬,为配合中央红军和红军第四方面军北上,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离开鄂豫陕根据地西征,转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留在鄂豫陕边地区的中共鄂陕特委、豫陕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红军一部和地方武装编为红军第74师,在特委书记郑位三和师长陈先瑞、政治委员李隆贵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