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接触领域
1)  contact areas
接触领域
1.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with a special algorithm by treating the contact areas as zero-aperture elements,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luid flow in joints were conducted.
考虑节理面上的接触领域的非透水性,用有限元法对节理中的渗流进行数值模拟。
2)  Contact area
接触区域
1.
On this basis,driving error and contact point of gear pair can be calculated with relevant program,thus driving error curve and contact area of gear pair are achieved.
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程序即可计算出误差条件下齿轮副的传动误差和接触点,从而可以获得齿轮副的传动误差曲线和接触区域。
3)  contact zone
接触区域
1.
Using the computer to analyse and revise the tooth contact zone by the 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its trendency for the technology of 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 has been introduced.
通过对齿轮齿面接触分析TCA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齿面接触区域的分析和修正)的研究,介绍了齿面接触分析TCA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动态,阐明了TCA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意义。
2.
Based on the cutting theory of Klingelnberg spiral bevel gear system,the geometrical correction model of the contact zone to Klingelnberg spiral bevel gear system is established.
基于克林根贝格螺旋锥齿轮的切齿理论,建立了克林根贝格螺旋锥齿轮接触区域的几何修正模型,给出了影响齿长、齿高方向接触位置的因素和产生对角接触原因,推导了调整接触区位置各参数的调整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齿长和齿高方向和对角接触的接触区域调整方法。
4)  bearing contact
接触域
1.
It is the 2nd problem of conjugate surface that solve the bearing contact of gear and the gear ratio relation under given position with two known surfaces.
已知两曲面,在既定的位置条件下,求传动的接触域及速比关系属于共轭曲面的第二类问题,也是该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用传统的方法解决起来非常复杂。
2.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imulation principle of conjugate gear tooth surfaces, brings proposes a new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bearing contact on conjugate gear tooth surfaces based on simulation principle, presnts the solving steps.
介绍了共轭齿面的仿真原理,提出基于此原理的共轭齿面接触域求解新方法,给出求解步骤。
5)  multi body contact
多域接触
1.
The coupled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for the multi body contact problem with friction in 3D elasticity and the criterion for correct contact state are derived in this paper.
给出了求解任意的三维多域有摩擦弹性接触问题耦合边界积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和接触修正及收敛判定准则,编制出求解三维多域接触问题的二次等参边界元程序。
6)  Field of contact angle
接触角域
补充资料:超精硬切削发展领域的变革
 
在EMO展会上,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首次亮相。机床采用转速为40000r/min 的水冷USB主轴,超声波刀具和传统刀具可以在同一主轴上使用。机床可进行3、4或5轴加工,进行超精硬切削和软切削,并具有极高的重复精度和卓越的表面加工质量。
企业为确保未来的效益不断增长,发展的目标已经开始转向小型化,开始使用陶瓷、玻璃、碳化物等创新材料以及有效地制造这些材料。在EMO展会上首次亮相的DMG(德马吉)生产的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理想装备。
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建立了新的标准,X、Y和Z轴的横向行程为200 mm,定位精度为Pmax =±2.5µm,具有直线驱动产生的高效能(>1.4 g)、卓越的表面质量(Ra<0.2µm)和灵活性(3到5轴)。
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拥有该公司制造成功的同系列机床取得的所有特点。这一点从它能进行3、4或5轴加工广泛地可选范围中很容易看出。此外,这一创新产品配有一个高速换刀器。整个系统的关键是建立在改进的HSK装置基础上的新型Ultrasonic Aktor系统。这使超声波刀具和传统刀具可以在同一主轴上使用。水冷USB主轴的40000r/min的切削速度足以满足所有生产工艺的要求。
新的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还具有许多设计上的特点和能力,从而引发了小工件的超精确重切削领域的革命。德国Stipshausen的SAUER公司总经理Christian Thönes列举了几个重要例子:机床具备±1µm的重复精度、Pmax±2.5µm的定位精度以及Ra<0.2µm的卓越表面加工质量。

1


 


图1 Ultrasonic 20直线驱动机床可以扩展到多达5根轴,并将带来超精硬切削发展领域的变革。C轴的力矩电机和A轴无浮动的伺服传动电机可以产生5轴切削需要的精度和高效能。 


此外,所有轴的直线驱动与静压导轨相结合,通过使刀具在1.4 g以上的加速度,在X、Y和Z轴线上的定位获得了最高的效能和生产效率。可以用于这一机床的刀具包括:直径在0.1~16mm之间的铣刀,直径在0.1~30mm之间的磨头。这些刀具是由16位换刀器(可选用32位)自动插入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