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ster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西部生态补偿
1.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functions of the West China.
建立和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强化西部生态功能专业化服务的必由之路。
2)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生态补偿
1.
Fro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o ecological inter-construction and share of river basins;
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兼以新安江流域为例的机制探讨
2.
Policy options under the pressure of water us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水资源利用压力下的政策选择——生态补偿机制
3) Ecology compensation
生态补偿
1.
The valley ecology compensation is one kind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which emerges in the recent years,still is in the beginning stage in China.
流域生态补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国外流域生态补偿较我国起步早,其生态补偿发展了较完善的模式,亦可为我国借鉴。
2.
So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ecology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nonwood forest in order to adjust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to promote the old ecology management ways change,and carry out the new eco.
当前,我国对经济林生态效益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经济林生态经营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建立经济林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经济林生产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经济林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经济林生态经营策略。
3.
The role ecology compensation play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has been widely confirmed.
生态补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4) eco-compensation
生态补偿
1.
A Study of the Eco-compensation in Yellow River Delta Swamp;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
2.
Consideration of Constructing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3.
The Study of Feasibility and Ways on Implementation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s in China;
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与途径探讨
5) ecological compensating tax
生态补偿税
6)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evy
生态补偿费
1.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compensational purpose,the subject,the object,the cause and the means,this paper first inquiries into the preceding definitions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evy,then analyses the preceding definitions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finally gives the law conno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ri.
文章围绕生态补偿的目的、补偿主体与标的、补偿依据与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往生态补偿费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已有生态补偿的定义;最后,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给出了对生态补偿涵义的理解。
补充资料:浙江千亿民间资本流入西部 110万浙江人西部经商
新华网杭州6月5日电(记者裘立华 胡作华)记者从5日召开的%26#8220;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26#8221;上了解到,目前有超过110万浙江人在西部12个省市区投资经商,在西部地区投资超过1000亿元。
在云南,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边远民族地区或边境一线口岸,从商贸、水电、旅游到房地产、轻纺、小五金、家具等行业的销售队伍中,浙商占80%,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年税收近15亿元,解决云南105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四川,有近20万浙江人直接参与开发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左右,兴办企业超过150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
在新疆,浙江人数已逾10.5万人,投资额48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228亿元,分别占浙江参与西部开发总人数的12%、总投资的5.5%和年营业收入的12.6%。
在重庆,20万浙江人总投资达68.5亿元,由浙江人投资创办、投资参股、控股的企业有270多家,投资创办的个体工商户11800家,实现利税率占全市的52.34%。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浙商投资西部的幅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原先在浙江本地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如广厦、华立、娃哈哈、青春宝、德力西、正泰、卡森、云森、纳爱斯等著名企业捷足先登,投资项目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较早实施%26#8220;销地产%26#8221;战略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高标准输出品牌、技术、管理,如今已在全国17个省市建立了40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6#8220;销地产%26#8221;型生产基地达28个,使%26#8220;中国第一饮料品牌%26#8221;更大密度覆盖国内市场。
2004年,温州著名鞋制品企业奥康集团更是斥资10亿元在重庆打造了占地2600亩%26#8220;西部鞋都%26#8221;。在企业西进的同时,浙江的市场优势业%26#8220;移植%26#8221;到西部。到目前为止,浙江人在西部创办各类市场和大型销售中心590多个,投资总额38亿元。其中仅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台州中国日用商城就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办分市场5个,投资总额达9000万元,年成交额40多亿元。这些市场不仅扩大了浙江商品占有率, 而且帮助西部开拓了产品市场。
西部广阔的市场和丰厚的资源强烈地吸引着浙商的眼球。调查显示,浙江在西部兴办的近7000家企业中,从事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企业占了大头,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占全省投资西部总量的近1/3。这表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首当其冲吸引浙商投资者的领域,也是充分显示东西优势互补的领域。(完)
在云南,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边远民族地区或边境一线口岸,从商贸、水电、旅游到房地产、轻纺、小五金、家具等行业的销售队伍中,浙商占80%,累计投资超过500亿元,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年税收近15亿元,解决云南105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四川,有近20万浙江人直接参与开发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左右,兴办企业超过150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
在新疆,浙江人数已逾10.5万人,投资额48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228亿元,分别占浙江参与西部开发总人数的12%、总投资的5.5%和年营业收入的12.6%。
在重庆,20万浙江人总投资达68.5亿元,由浙江人投资创办、投资参股、控股的企业有270多家,投资创办的个体工商户11800家,实现利税率占全市的52.34%。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浙商投资西部的幅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原先在浙江本地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如广厦、华立、娃哈哈、青春宝、德力西、正泰、卡森、云森、纳爱斯等著名企业捷足先登,投资项目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较早实施%26#8220;销地产%26#8221;战略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高标准输出品牌、技术、管理,如今已在全国17个省市建立了40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6#8220;销地产%26#8221;型生产基地达28个,使%26#8220;中国第一饮料品牌%26#8221;更大密度覆盖国内市场。
2004年,温州著名鞋制品企业奥康集团更是斥资10亿元在重庆打造了占地2600亩%26#8220;西部鞋都%26#8221;。在企业西进的同时,浙江的市场优势业%26#8220;移植%26#8221;到西部。到目前为止,浙江人在西部创办各类市场和大型销售中心590多个,投资总额38亿元。其中仅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台州中国日用商城就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办分市场5个,投资总额达9000万元,年成交额40多亿元。这些市场不仅扩大了浙江商品占有率, 而且帮助西部开拓了产品市场。
西部广阔的市场和丰厚的资源强烈地吸引着浙商的眼球。调查显示,浙江在西部兴办的近7000家企业中,从事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企业占了大头,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占全省投资西部总量的近1/3。这表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首当其冲吸引浙商投资者的领域,也是充分显示东西优势互补的领域。(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