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
1) fractal BET function
分形BET
2) BeT molecules ground state
BeT分子基态
3) BET multi-molecular adsorption model
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1.
The BET multi-molecular adsorpt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betterly.
837%处,随后吸附量随Ce增加而继续缓慢增加;吸附理论研究分析表明,Ce较小时形成单分子层吸附,随Ce的增加,转化成多分子层吸附;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能对吸附等温线作出较好描述。
4) BET method
BET法
1.
The acidity and surface area of catalyst SO 2- 4/ZrO 2_SiO 2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and the effects of composition and calcining temperature on the acidity and surface area were studied by IR of pyridine adsorbed on catalyst, the indicator method as well as the BET method.
系统地研究了SO2 - 4/ZrO2 _SiO2 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 ,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BET法以及指示剂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温度以及其他处理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 。
5) BET surface area
BET表面积
1.
Effects of coating layer’s BET surface area on the printing quality of inkjet printing paper;
涂层的BET表面积对喷墨打印纸打印性能的影响
2.
According to the BET volumetric method,the BET surface area of the Pd/C catalyst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soaking conditions was measured.
根据BET容量法 ,测定不同浸渍条件时Pd/C催化剂的BET表面积 ,以气相色谱定量呋喃产率为标准 ,确定Pd/C活性。
3.
The effects of thermal history and pyrolysis pressure on the weight loss,BET surface area and CO_2 gasification activity of petroleum coke were investigated.
以一种液相炭化焦(石油焦)为原料,在快速升温和热解压力为常压至3 MPa下制备了热解焦,主要考察了热解停留时间和热解压力对其失重、BET表面积和CO2气化活性的影响。
6) BET surface area
BET比表面
1.
Calculation of BET surface area of microporous materials at different relative pressure;
微孔材料BET比表面积计算中相对压力应用范围的研究
2.
By calculating their BET surface area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with data obtained, (which deseribed quantatively)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us solidpowder are depicted quantatively, which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such powder.
本文报导用三元氮吸附装置测量的四种硅胶粉末的氮吸附等温线,通过吸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其BET比表面积和孔分布,定量地描述了多孔固体粉末的形态,对多孔固体粉末制备和应用研究有现实意义。
补充资料:分形学
Image:11487094080210593.jpg 分形学 谁创立了分形几何学? 1973年,曼德勃罗(b.b.mandelbrot)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首次提出了分维和分形几何的设想。分形(fractal)一词,是曼德勃罗创造出来的,其原意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意义,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由于不规则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分形几何又称为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建立以后,很快就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关注,这是由于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分形几何与传统几何相比有什么特点: ⑴从整体上看,分形几何图形是处处不规则的。例如,海岸线和山川形状,从远距离观察,其形状是极不规则的。 ⑵在不同尺度上,图形的规则性又是相同的。上述的海岸线和山川形状,从近距离观察,其局部形状又和整体形态相似,它们从整体到局部,都是自相似的。当然,也有一些分形几何图形,它们并不完全是自相似的。其中一些是用来描述一般随即现象的,还有一些是用来描述混沌和非线性系统的。 什么是分维? 在欧氏空间中,人们习惯把空间看成三维的,平面或球面看成二维,而把直线或曲线看成一维。也可以梢加推广,认为点是零维的,还可以引入高维空间,但通常人们习惯于整数的维数。分形理论把维数视为分数,这类维数是物理学家在研究混沌吸引子等理论时需要引入的重要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客观事物的“非规则”程度,1919年,数学家从测度的角度引入了维数概念,将维数从整数扩大到分数,从而突破了一般拓扑集维数为整数的界限。 分维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建立起来:一方面,我们首先画一个线段、正方形和立方体,它们的边长都是1。将它们的边长二等分,此时,原图的线度缩小为原来的1/2,而将原图等分为若干个相似的图形。其线段、正方形、立方体分别被等分为2^1、2^2和2^3个相似的子图形,其中的指数1、2、3,正好等于与图形相应的经验维数。一般说来,如果某图形是由把原图缩小为1/a的相似的b个图形所组成,有: a^d=b, d=logb/loga 的关系成立,则指数d称为相似性维数,d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另一方面,当我们画一根直线,如果我们用0维的点来量它,其结果为无穷大,因为直线中包含无穷多个点;如果我们用一块平面来量它,其结果是0,因为直线中不包含平面。那么,用怎样的尺度来量它才会得到有限值哪?看来只有用与其同维数的小线段来量它才会得到有限值,而这里直线的维数为1(大于0、小于2)。与此类似,如果我们画一个koch曲线,其整体是一条无限长的线折叠而成,显然,用小直线段量,其结果是无穷大,而用平面量,其结果是0(此曲线中不包含平面),那么只有找一个与koch曲线维数相同的尺子量它才会得到有限值,而这个维数显然大于1、小于2,那么只能是小数(即分数)了,所以存在分维。其实,koch曲线的维数是1.2618……。 fractal(分形)一词的由来 据曼德勃罗教授自己说,fractal一词是1975年夏天的一个寂静夜晚,他在冥思苦想之余偶翻他儿子的拉丁文字典时,突然想到的。此词源于拉丁文形容词fractus,对应的拉丁文动词是frangere(“破碎”、“产生无规碎片”)。此外与英文的fraction(“碎片”、“分数”)及fragment(“碎片”)具有相同的词根。在70年代中期以前,曼德勃罗一直使用英文fractional一词来表示他的分形思想。因此,取拉丁词之头,撷英文之尾的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曼德勃罗是想用此词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欧几里德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粗糙不堪的断面,变幻无常的浮云,九曲回肠的河流,纵横交错的血管,令人眼花僚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光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