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uhuang Tablets
蒲黄片
1.
Determination of Isorhamnetin in Puhuang Tablets by HPLC;
HPLC法测定蒲黄片中异鼠李素的含量
2) Pollen typhae
蒲黄
1.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of Pollen typhae;
蒲黄的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2.
Inhibitory effect of Pollen Typhae on thrombosis in rats;
蒲黄抑制大鼠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3.
Study on HPLC fingerprint of Pollen Typhae;
蒲黄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准研究
3) Typha angustifolia L
蒲黄
1.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ibrinolytic enzyme from Typha angustifolia L.;
中药蒲黄纤溶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2.
Study on HPLC Fingerprint of Typha angustifolia L.;
蒲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
4) Pollen Typhae Parch
炒蒲黄
1.
HPLC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Pollen Typhae and Pollen Typhae Parch;
蒲黄及炒蒲黄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2.
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main active site of Pollen Typhae,Pollen Typhae Carbonisatus and Pollen Typhae Parch in effect of hemostasia.
目的确定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止血作用主要活性部位。
5) Pollen Typhae Carbonisatus
蒲黄炭
1.
Standardization of processing method for Pollen Typhae Carbonisatus;
蒲黄炭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
2.
Determination of the Tannic contents of Pollen Typhae carbonisatus
蒲黄炭中鞣质含量的测定
3.
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main active site of Pollen Typhae,Pollen Typhae Carbonisatus and Pollen Typhae Parch in effect of hemostasia.
目的确定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止血作用主要活性部位。
6) Iris pseudacorus L
黄菖蒲
1.
Effects of applying organic acids on Cd and Cu accumulation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ris pseudacorus L.;
有机酸对黄菖蒲镉、铜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
Effects of Pb and NaCl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Iris pseudacorus L.;
铅与盐胁迫对黄菖蒲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
补充资料:蒲
香蒲
【香蒲的功效介绍】:
香蒲(《本经》)
【异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蒲草、莎草、板枝(汪连仕《采药书》),蒲包草(《纲目拾遗》),随手香(《草木便方》),毛蜡烛(《天宝本草》),金簪草(《现代实用中药》),芦烛、芦油烛(《闽东本草》)。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长苞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米。
根茎横走,有须根。
茎直立。
叶狭线形,宽7~12毫米,有时宽达15~20毫米,叶鞘圆筒形,半抱茎。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集合成圆柱状肥厚的穗状花序;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相隔约3厘米;雌、雄花的花被均退化成鳞片状或成茸毛;雄花具雄蕊3,毛长于花药,花粉粒单生;雌花有小苞,匙形,与柱头等长,小苞与花柱均较白毛为长。
果穗长短变化很大,通常短于雄花序,长约15厘米,直径15~30毫米,赭褐色。
坚果细小,无槽。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生池沼、水边。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狭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米。
根茎匍匐,须根多。
叶狭线形,宽5~8毫米,稀10毫米。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长圆柱形,褐色;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长20~30厘米,雌花序在下部,长9~28厘米,具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2~3枚,基生毛较花药长,顶端单一或2~5分叉,花粉粒单生;雌花具小苞片,匙形,较柱头短,茸毛早落,约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形或线状长圆形。
果穗直径10~15毫米,坚果细小无槽,不开裂,外果皮不分离。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浅水中。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③宽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2.5米。
根茎粗壮,横走。
叶阔线形,长约1米,宽10~15毫米,先端长尖,基部鞘状,抱茎。
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紧相连接,雄花序在上,长8~15厘米,或稍短,成熟时直径1.5~2厘米;雌花序长约1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具2~3片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3~4枚,花丝丝状,基生白毛较花药短,有时顶端分叉,花粉黄色,花粉粒集为4合体;雌花基部无小苞,具子房柄,基部的毛常较柱头稍短。
果穗粗,直径约2厘米,坚果细小有槽,常于水中开裂,外种皮分离。
花期7~8月。
果期9月。
生河流两岸、池沼等地水边,以及沙漠地区的浅水滩中。
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带有部分嫩茎的根茎(蒲蒻)、花粉(蒲黄)、果穗(蒲棒)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下列同属植物的全草亦同等入药:①线叶香蒲,雌雄花序不相连接,雄花序较雌花序为长;叶宽2~3毫米,叶鞘达茎中部以上。
②小香蒲,雌雄花序不连接,中间相距0.5~3厘米,雌花序长3~3.5厘米;叶宽2~3毫米,叶鞘多近茎基部。
③东方香蒲,雌雄花序紧相连接;叶狭长线形,宽6~8毫米。
【化学成分】宽叶香蒲全草含多量维生索B1、B2和C。
含钙量极低。
【功用主治-香蒲的功效】治小便不利,乳痈。
《本草汇言》:润燥凉血,去脾胃伏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烧灰入丸、散。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小便不利: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
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金匮要略》蒲灰散)②治关格上下不通,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行,饮食不下,大便不出:真香蒲末一两,半夏曲六钱,川贝母五钱,苏子四钱,茯苓三钱,白术二钱,枳实、沉香各一钱。
俱为极细末,炼蜜丸,如黍米大。
每空心服二钱,豆腐浆送下。
(《本草汇言》)③治产后妒乳并痈:蒲黄草,熟捣,敷肿上,日三度易之,并叶煎汁饮之亦佳,食之亦得。
(《经效产宝》)
【香蒲的功效介绍】:
香蒲(《本经》)
【异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蒲草、莎草、板枝(汪连仕《采药书》),蒲包草(《纲目拾遗》),随手香(《草木便方》),毛蜡烛(《天宝本草》),金簪草(《现代实用中药》),芦烛、芦油烛(《闽东本草》)。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长苞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米。
根茎横走,有须根。
茎直立。
叶狭线形,宽7~12毫米,有时宽达15~20毫米,叶鞘圆筒形,半抱茎。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集合成圆柱状肥厚的穗状花序;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相隔约3厘米;雌、雄花的花被均退化成鳞片状或成茸毛;雄花具雄蕊3,毛长于花药,花粉粒单生;雌花有小苞,匙形,与柱头等长,小苞与花柱均较白毛为长。
果穗长短变化很大,通常短于雄花序,长约15厘米,直径15~30毫米,赭褐色。
坚果细小,无槽。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生池沼、水边。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狭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米。
根茎匍匐,须根多。
叶狭线形,宽5~8毫米,稀10毫米。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长圆柱形,褐色;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长20~30厘米,雌花序在下部,长9~28厘米,具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2~3枚,基生毛较花药长,顶端单一或2~5分叉,花粉粒单生;雌花具小苞片,匙形,较柱头短,茸毛早落,约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形或线状长圆形。
果穗直径10~15毫米,坚果细小无槽,不开裂,外果皮不分离。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浅水中。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③宽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2.5米。
根茎粗壮,横走。
叶阔线形,长约1米,宽10~15毫米,先端长尖,基部鞘状,抱茎。
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紧相连接,雄花序在上,长8~15厘米,或稍短,成熟时直径1.5~2厘米;雌花序长约1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具2~3片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3~4枚,花丝丝状,基生白毛较花药短,有时顶端分叉,花粉黄色,花粉粒集为4合体;雌花基部无小苞,具子房柄,基部的毛常较柱头稍短。
果穗粗,直径约2厘米,坚果细小有槽,常于水中开裂,外种皮分离。
花期7~8月。
果期9月。
生河流两岸、池沼等地水边,以及沙漠地区的浅水滩中。
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带有部分嫩茎的根茎(蒲蒻)、花粉(蒲黄)、果穗(蒲棒)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下列同属植物的全草亦同等入药:①线叶香蒲,雌雄花序不相连接,雄花序较雌花序为长;叶宽2~3毫米,叶鞘达茎中部以上。
②小香蒲,雌雄花序不连接,中间相距0.5~3厘米,雌花序长3~3.5厘米;叶宽2~3毫米,叶鞘多近茎基部。
③东方香蒲,雌雄花序紧相连接;叶狭长线形,宽6~8毫米。
【化学成分】宽叶香蒲全草含多量维生索B1、B2和C。
含钙量极低。
【功用主治-香蒲的功效】治小便不利,乳痈。
《本草汇言》:润燥凉血,去脾胃伏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烧灰入丸、散。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小便不利: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
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金匮要略》蒲灰散)②治关格上下不通,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行,饮食不下,大便不出:真香蒲末一两,半夏曲六钱,川贝母五钱,苏子四钱,茯苓三钱,白术二钱,枳实、沉香各一钱。
俱为极细末,炼蜜丸,如黍米大。
每空心服二钱,豆腐浆送下。
(《本草汇言》)③治产后妒乳并痈:蒲黄草,熟捣,敷肿上,日三度易之,并叶煎汁饮之亦佳,食之亦得。
(《经效产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