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style picture
风格图式
1.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 gives a definition and elaboration of the key words such as subject, narrative ethic, style picture, the complex of the village, the complex of power, and focuses on the concept.
绪论部分对“主体”、“叙事伦理”、“风格图式"、“村庄情结”、“权力情结”等关键词进行了阐述与界定。
2) pattern' style
图案风格
1.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with age passing,land merging,the pattern′ style and the techniques were accordingly changing:the patterns of textile were therefore complex in style,and the diversification in techniques were always fabulous.
本文着眼于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品 ,将其工艺特性与图案风格结合起来 ,对古代纺织进行统览性的探索。
3) upwind scheme
迎风格式
1.
Hyperbolic grid generation using upwind scheme;
基于迎风格式的双曲型网格生成方法
2.
Based on upwind scheme and Runge-Kutta method,two new difference schemes improved for solving the convection equation are introduced.
介绍了2种基于迎风格式和Runge-Kutta法而改进的微分方程差分格式,这2种格式较传统方法在稳定性方面有明显提高,此应用于求解对流方程,改进的迎风格式适用于线性对流问题,改进的R-K法可顺利计算非线性问题。
3.
Then, the values of nodes in expanding band are updated by upwind scheme once or twice in different orders.
针对由明暗重构三维形状及普遍意义上的Eikonal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值线跟踪的快速步进法,通过跟踪等值线的传播,利用迎风格式对等值线附近的扩展区域进行单遍或两遍更新,使求解过程具有O(N)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了已有快速步进法的速度和精度,可有效地处理多源问题及由明暗重构形状问题,且在复杂情形下速度优于快速扫描法
4) Style modality
风格样式
5) upwind scheme
上风格式
1.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he upwind scheme;
上风格式的若干性能分析
2.
Because the electrical equations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re analogous to the equations used to describe fluid flow,the downwind scheme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current continuity equation in the case of positive corona,and the relevant upwind scheme is applied in the case of negative corona.
由于静电除尘器电场的控制方程与流体力学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所以将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上风格式应用于正电晕条件下电流守恒方程,将相应的下风格式应用于负电晕情况。
3.
Through comparing different results of simulating shock reflection flow over a forward step using different schemes including Roe and van Leer schemes,the advanced upwind scheme(AUSM+) is fully studied in terms of its resolution and efficiency for shock waves,expansion vaves,contact discontinuit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研究了新型上风格式AUSM+的分辨率、效率等性能,并用它与Roe、vanLeer上风格式数值模拟了前向台阶激波反射流动,通过对激波、膨胀波、接触间断及其间相互干扰的复杂波系的模拟对比,分析探讨了AUSM+格式的低数值耗散、间断高分辨率等特性。
6) downwind scheme
下风格式
1.
Because the electrical equations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re analogous to the equations used to describe fluid flow,the downwind scheme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current continuity equation in the case of positive corona,and the relevant upwind scheme is applied in the case of negative corona.
由于静电除尘器电场的控制方程与流体力学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所以将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上风格式应用于正电晕条件下电流守恒方程,将相应的下风格式应用于负电晕情况。
补充资料:图式轰炸机
Image:11584675120129243.jpg 图式轰炸机 前苏联轰炸机主要有图—2、16、20、22、26、160,米亚—4,苏—7、17、24,米格—27等型号,其中图式轰炸机家族作战威力最大,也是当今世界能与美军轰炸机相抗衡的主要机种之一。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俄罗斯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战争,空中力量已从辅助支援地位上升为空中打击的主攻手段。在战争开始时,初始打击至关重要,它将对后期军事行动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强大的初始打击,可以使对手瘫痪,使其难以恢复元气。但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期建立起打赢这种现代战争所需的全部常规力量,因此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一旦其核设施或其他重要目标遭到打击,采取核报复是可能的。不管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报复,轰炸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装备作战平台。 一、“海盗旗”—图—160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 普京最近下令, 重新启动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生产线。这是俄罗斯继通过新的国家军事安全学说、批准美俄削减战略核武器第二阶段谈判后的又一重要军事举措。 图—160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20世纪70至80年代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1982年,北约为前苏联这种新型轰炸机取名为“海盗旗”。1988年8月2日,前苏联向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首次展示“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使其感到震惊。这种轰炸机的作战方式,主要采取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海盗旗”战略轰炸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机翼为变后掠翼;装4台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成对地装在机翼下靠近飞机重心的两个发动机短舱内;十字形尾翼;武器舱位于机身中部。 “海盗旗”装备2台hk—32发动机,最大时速2200公里,航程14800公里(不加油),实用升限15000米;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激光照射器、电子对抗设备和空中加油设备;弹舱可挂载12枚x—55空地导弹,能够携带24枚as—15“肯特”巡航导弹和as—16“反冲”带核弹头的导弹,另外还可以携带一系列非制导炸弹。目前,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轰炸机,前苏联原计划制造100架,但由于苏联解体,最终只生产了38架,1992年停产。据说,现在俄罗斯空军仅有6架图—160轰炸机具备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是战略核打击。 “海盗旗”虽然在布局结构上与美军b—1b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海盗旗”大约比b—1b大20%。它的翼展(平直状态)55.75米、(全后掠)33.53米,机长53.95米,机高13.72米;而b—1b的翼展(平直状态)41.67米、(全后掠)23.84米,机长44.81米,机高10.36米,翼展面积181.2平方米。“海盗旗”的机冀平面形状(后掠角,展弦比,枢轴点间距与翼展的关系)与b—1b的差别较大,而类似“逆火”轰炸机。 二、“逆火”—图—26超音速轰炸机 图—26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北约集团给予绰号“逆火”。该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原型机于1971年开始试飞,共制造了12架原型飞机用于飞行试验、系统试验和作为武器平台进行评价。生产型于1974年交付部队使用。到1990年初已有350多架在服役,其中隶属前苏联四个舰队的海军航空兵约有160架。图—26是前苏联第一种航程较远的超音速轰炸机,其高空亚音速作战半径达3700公里,除能对欧亚大陆的苏联周围的国家和附近的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外,经空中加油后还能攻击美国的战略目标。其低空突防性能使它的生存能力大大高于以往的前苏联轰炸机。图—26轰炸机曾是美、苏战略核武器谈判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美国认为图—26是远程轰炸机,属于限制之列。经过长期争论,最后统一在前苏联的观点之下,即图—26属于fb—111一类的中程轰炸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