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藻类(algae) 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无胚,孢子繁殖为主。全球约有2万种,分布甚广,绝大多数水生,或生长在阴湿环境的岩石、墙基、树干、土壤等表面,少数种类可分布于雪线以上或极地冰雪中,有些蓝藻能在50-85℃的温泉中生长。 藻体形态纷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体等类型。常为球状、丝状、片状、管状等形态,多数微小,最小的仅几微米;较大的肉眼可见;少数大型藻类,如巨藻(Macrocystis)可达数米以至几十米。 藻类出现在35-33亿年前,根据藻体形态、构造、所含色素的种类、生殖方式与生活史类型等,通常将藻类分成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等。其中蓝藻为原核藻类,其他为真核藻类。 藻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对物质循环和氧气含量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仅海藻每年生产的有机碳总量即约达13.5×1010t,比陆生高等植物生产的有机碳总量高7倍。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又是大气氧的重要来源。 发菜、海带、紫菜、石蒪等藻类供人类食用。红藻、褐藻以及硅藻中一些种类为工业原料或供药用。许多水藻是鱼、虾、贝的直接或间接食物。小球藻(Chlorella)螺旋藻(Spirulina)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是有开发价值的高蛋白植物。固氮蓝藻能增加土壤肥力,有些藻类对工业污水中有毒物质特别敏感,有的能积累有害元素、稀有元素,或将有害元素逐步降解和消除,故可利用藻类评价、监测、净化环境。 甲藻、金藻、蓝藻、绿藻和红藻中有些种类能产生毒素(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时,使水面出现绿、红等色的“藻华”,常具毒性,可造成鱼类和其他动物中毒或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