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r. Liang Ssu-ch eng
梁思成先生
2) Liang Sicheng
梁思成
1.
Reconsideration on the Liang Sicheng s Design Conception and Construction Policy;
梁思成创作观与建筑方针的再认识
2.
Liang Sicheng s architectural spirit and its revelation to modern time: thoughts on the activities for the "105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Liang Sicheng";
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的思考
3.
Liang Sicheng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China;
梁思成先生与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
3) Liang Si-cheng
梁思成
1.
LIANG Si-cheng’s Spiritual and Academic Legacy during His Lizhuang Period
梁思成李庄时期的精神及学术遗产的清理与思考
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ideology of Liang Si-cheng for founding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60 years ago.
本文介绍了60年前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办学思想。
3.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 Building Society and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buildings by Liang Si-cheng,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while working in the society and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it are introduced.
通过对中国营造学社发展历史以及对梁思成进行古建筑调查研究实践的考察与研究,论述了梁思成在学社工作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学社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5)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r. Lü Si-mian
吕思勉先生简谱
6) becoming thinking
生成性思维
1.
From essentialism to becoming thinking ——The postmodern shift of curriculum inquiring logic;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
2.
The shift that changes from essentialism to becoming thinking is the strongest voice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由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最强音。
补充资料:梁思成(1901~1972)
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回国工作,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至1931年,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主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33~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和兼任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至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他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又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首先应用近代科学的勘察、测量、制图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平郊建筑杂录》、《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调查研究专文十多篇。他对中国建筑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根据实物调查和对工匠实际经验的了解,1934年写成《清式营造则例》等著作。1931~1945年,梁思成和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对15个省2000多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
梁思成从50年代起,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1983)等专著。
梁思成的著作已编成《梁思成文集》四集出版(1982~1986)。他的专著A Pictorial Historу of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建筑史图释》)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
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首先应用近代科学的勘察、测量、制图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平郊建筑杂录》、《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调查研究专文十多篇。他对中国建筑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根据实物调查和对工匠实际经验的了解,1934年写成《清式营造则例》等著作。1931~1945年,梁思成和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对15个省2000多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
梁思成从50年代起,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1983)等专著。
梁思成的著作已编成《梁思成文集》四集出版(1982~1986)。他的专著A Pictorial Historу of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建筑史图释》)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