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武侯墓
1)  Wuhou Tomb
武侯墓
2)  tomb of Marquis Yi of the Zeng State
曾侯乙墓
1.
By referring to ancient documents,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and actual phenomenon,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celestial bodies painted on one side wall of lacquer chest, which wa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the Zeng State in the Warring-States Peiiod, to be "房宿(the Fang Mansion of the twenty-eight lunar mansions)", which was the Nongxiang Xing (农祥星, the Patron Saint of agriculture).
运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实际天象三者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认为曾侯乙墓漆箱侧面所绘天文图象为天驷房星图。
3)  Zenghou Yi Tomb
曾侯乙墓
1.
Readjustment of Partial Bamboo Slips of Zenghou Yi Tomb;
曾侯乙墓竹简编联与缀合关系的局部调整与考察
2.
The 215 pieces of bamboo slips unearthed from the Zenghou Yi Tomb is the earliest bamboo slip so far discovered in China.
曾侯乙墓竹简共有215支,是我国经考古发掘的时代最早的竹简,也是丧葬类简中数量最多的一批,其主要内容是关于随葬仪而陈列的车马兵甲的记录,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车名、马名、御者及其官职、车的构件与配件、马用器具、车与马的配驾、賵赠车马的种类与数量、兵器与甲胄的配置及木俑等方面,并蕴涵一些关于车政、马政及车战阵形方面的信息。
4)  the tombs of leud
诸侯王墓
5)  the graveyard of king of Jin Kingdom
晋侯墓地
1.
As the most on number of excavation, the most concentrated musical instrument of Jin Kingdom in west Zhou Dynasty on region and period, excav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musical instrument on the graveyard of king of Jin Kingdom fill in the gap of study of musical development in Jin Kingdom, and also is significant data of historical study of music in West Zhou Dynasty.
晋侯墓地出土的大量乐器,是目前所见出土数量较多、地域范围和时期范围相对集中的西周时期晋国的音乐器物,为研究西周时期晋国的音乐发展填补了资料上的空白,也成为西周时期音乐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6)  Alliance Treaty of Houma
晋侯墓
补充资料:武侯墓
武侯墓
武侯墓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在勉县定军山脚下。

诸葛亮(公元181年一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协助。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据其谋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帮助刘备称帝,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传说他革新连管,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武侯墓区,岗峦起伏,山环水抱,素有“陕南天然公园”之称。

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

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关兴、张苞,侍立左右。

墓在大殿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义。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家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双桂之后有诸葛亮的“寝宫”三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中有古庙、拜殿等共古建筑54间,墓前古庙始建于公元263年。54株古柏也是于263年所植。汉桂两株,树围1米多,至今年年开花。墓地汉柏汉桂相映成趣,古建文物交相辉映。每逢清明前后武侯墓文化旅游节期间,游人如织,平常去拜竭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补充: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葬地,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千百年来,我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遵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

武侯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近墓四山,名曰“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山岗”,将武侯灵冢紧密围护。四山翠柏苍松、攒蔚川阜、遮天蔽日,难觅神冢。当你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别有一番风光,盆地当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树森森,修竹异木,花香鸟语,一条小溪从墓前蜿蜒而过,淙淙流水,更为墓区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和新的情趣。武侯墓区,占地360亩,有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千年以上古柏40余株,其中170余年的22株,汉株2株。古柏汉桂相辉映,四季鲜花互争研,真乃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宝像庄严,栩栩如生。印、剑二僮侍立两旁,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护持左右,使人肃然起敬。

东西厢房和南院道观,是“一代智星诸葛亮”大型雕塑展览,共分30组,再次生动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壮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