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1-二氯丙烯衍生物
1)  1,1-Dichloropropenyl Derivatives
1,1-二氯丙烯衍生物
2)  1,1-Diphenylethylene derivatives
1,1-二苯基乙烯衍生物
1.
19 1,1-Diphenylethylene derivatives were optimized by AMI, then we calculated them by the technique of molecule graphics and AMI to acquire the parameters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
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19种1,1-二苯基乙烯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1,1-二苯基乙烯衍生物的抗雌激素活性相关联。
3)  Acrylonitrile-vinylchloride-vinylidenechloride copolymer
丙烯腈、氯乙烯、1,1-二氯乙烯的共聚物
4)  2-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 polymer with1,1-dichloroethene
1,1-二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
5)  2-Propenoic acid, ethyl ester, polymer with 1,1-dichloroethene
2-丙烯酸乙酯与1,1-二氯乙烯的聚合物
6)  2-Propenenitrile, polymer with 1,1-dichloroethene
丙烯腈与1,1-二氯乙烯的聚合物
补充资料:1,2-二氯丙烯

国标编号 33528
CAS号 542-75-6
分子式 C3H4Cl2;ClCHCClCH3
分子量 110.98

无色液体,有灯似氯仿的气味;蒸汽压;沸点75℃/顺;85℃/反;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四氯化碳等;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18;相对密度(空气=1)3.8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实验动物可引起肝、肾及肺脏的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铜及其合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4.2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