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公报》副刊
1)  Ta Kung Pao Supplement
《大公报》副刊
1.
Research on Hunan Ta Kung Pao Supplement at the Period of May 4th Movement;
“五四”时期湖南《大公报》副刊研究
2)  literary supplement of Dagong Newspaper
《大公报·文学副刊》
3)  Ta-Kung-pao·literary supplement
大公报·文艺副刊
1.
In 1930s,the birth of Ta-Kung-pao·literary supplement was the typical witness of his provocation against the literary scavenger and commercialism of Haipai by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which hunted for the new way to grow up for the literature as a successful mirror except for the circles .
20世纪30年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就是他通过编辑实践向“白相文人及海派习气”宣战,在政治和商业操纵之外为文学生产寻找新的生长点的成功范例。
4)  Literature and Art Supplement to Da Gong Bao
大公报文艺副刊
5)  Dawanbao's supplements
《大晚报》副刊
6)  Supplement of newspaper
报纸副刊
1.
Supplement of newspaper turns from being pure cultural to being pan-culture.
报纸副刊从纯文学走向泛文化,副刊的变化也代表着大众文化和读者需求的新走向。
2.
There is a congenital relationship by birth between the supplement of newspaper and literature;and a special overlapping styl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news and literature is often published in the supplement of newspaper.
本文通过对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考察了报纸副刊的转型对新闻文学的影响,分析了报纸副刊的出路和新闻文学的处境,提出了只有坚守先进文化的阵地不动摇,高举新闻文学的大旗不动摇,才能确保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补充资料:副刊
      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作品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刊名。
  
  有副刊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出版附张《消闲报》,随报附送,这是最早的副刊。早期报纸副刊的内容,主要是旧体诗词、小说、笔记等,多属"消闲文字",与报纸总体报道内容无直接的关联。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运用报纸进行革命宣传,开始注意使副刊与新闻版的宣传报道相配合。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副刊,著名的如《晨报》副刊 (见《晨报》)、《民国日报》(上海)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京报》副刊(见《京报》)等。1919年5月5日至11月11日,《晨报》副刊上辟有《马克思研究》专栏,曾发表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最早的译文。从此副刊成为整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
  
  报纸副刊具有新闻性,这是副刊和其他专门发表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出版物的主要区别。副刊发表的作品和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副刊文字直接配合新闻报道。
  
  报纸的副刊是中国进步的、革命的文化人士传播新思想的阵地,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都曾经是著名副刊的撰稿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些政治倾向保守的报纸,为了扩大报纸影响,增加发行量,聘请进步的文化人士、社会名流担任副刊主编,开辟了表达无产阶级革命观点、宣扬社会主义理想的副刊,出现过一张报纸两个方针的特殊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报纸继承了办副刊的优良传统,都创办能显示自己特色的各类副刊。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部分,服从于各报的编辑方针。
  
  中国报纸副刊具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①综合性副刊。以文艺作品为主,同时刊登文艺评论、科学小品以及知识性文章;②专题性或专业性副刊。发表专门性的稿件,或以某方面读者为主要对象,如国际副刊、妇女与家庭副刊等;③理论、学术性副刊。如史学、文学评论、经济与管理副刊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