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straint-random test
受限随机验证向量
2) constraint-random testbench
受限随机矢量
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generation of constraint-random testbench.
介绍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功能验证方法--受限随机矢量生成的功能验证方法。
2.
A new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generation of constraint-random testbench is presented in industry.
针对这些问题,业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能验证方法学——受限随机矢量生成的功能验证,该方法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随机产生验证矢量。
3.
While the method of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based on generation of constraint-random testbench can randomly generate testbenches limited by some constraints, it resolves the challenges effectively.
基于受限随机矢量生成的功能验证方法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随机产生验证矢量,有效解决了传统验证方法面临的挑战。
3) random verification
随机验证
1.
Three key point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VM random verification;
RVM随机验证中的三个关键点及其应用
4) verification vectors
验证向量
5) random vector
随机向量
1.
Convergence in probability of sequences of random vector function;
一类随机向量函数序列的依概率收敛性
2.
In this paper, we figure the correlative degree, relevant properties of two random vectors with matrix mode.
采用矩阵的方式来描述两个随机向量的相关程度、有关性质。
3.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random vectors.
多元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随机向量之间的关系。
6) random vectors
随机向量
1.
This article spreads the Slutsky theorem on random vectors.
本文对Slutsky定理在随机向量上进行了推广。
2.
R(x_1,…,x_k∶x_k+1)and R(x_1,…,x_k·x_k+1)of K groups of random vectors with comparisons of these coefficients made in a number of situation as well.
定义多组随机向量之间的条件相关系数和两种形式的偏相关系数R(r_1,…,x_k:x_k+1)与R(x_1,…,x_k·x_k+1),并将三者进行了比较。
3.
…,ξ_n are n random vectors defined on the same probability space (Ω,(?),P).
对于概率空间(Ω,,P)上的n(n>2)个随机向量ξ_1,ξ_2,…ξ_n,给出了其不相互独立,但其中任意r(2≤r≤n-1)个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
补充资料:游程长度受限码
游程长度受限码
run length limited code, RLLC
youCheng chQngdu Shouxianma游程长度受限码(runlengthli而tedcode,RLLC)对记录序列中1和。的游程长度均作限制的一类信道编码。广泛应用于现今高速数据通信的传输码和高密度数字磁记录系统的记录编码中。在通信系统中,将连续l个1或0构成的二进制数据串称为长度为l的游程。在磁记录系统中,为了实现高密度记录,要避免读出脉冲相互干扰出现拥挤,应该对1游程进行限制;为了容易从读出脉冲序列中提取自同步脉冲,又要对0游程进行限制。RLLC的编码规则是:先将m位输人数据序列变换成0游程受限码,即n位输出记录序列中两个相邻的1之间至少有d个0,最多为k个O。其中,d,k称为约束参数(均为正整数)。因此,RLLC码又称d,k受限码。RLLC编码实质上是一种码制变换。类似于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的变换,但RLLC变换的“权”不是刁或1伊(其中少为正整数),而是某种特殊的数列。当k=1时该数列就是斐波那契(L.Fi-加naeei)数列;k>1时,为广义斐波那契数列。RLLC理论是本世纪70年代逐步形成、完善的。它既能指导记录编码的设计和工程实现,又能对当今数字磁记录主要实用码型进行统一的数学描述、理论概括和评价。RLLC的统一数学描述比较严谨、抽象。通常利用(d,如m,n,r)结构形式表示,以易于将各种码型进行分类并对其主要性能作定量评价。其中,d,k为约束参数;m表示输人数据序列的位数,m)1;n表示变换成d,k受限的记录序列后的位数,因为要删除一些不符合约束条件的序列(非法码字),显然n)m和2”)2跳是选取n的必要条件。一般m/n之值保持不变。r是变换参数,即变换过程中数据串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比值。d,k,m,n,r称为RLLC的结构参数,均为正整数。利用结构参数可以将各种RLLC码型进行分类:①m=1的一类码称为按位编码;从>1的一类码称为成组编码。②r二1,表示分组长度固定的编码类型;r>1,表示分组长度可变的成组编码。 RLLC的构造(编译码过程)和其结构参数密切相关。除未经编码的不归零制(NRZ)、逢1变化不归零制(NRZI)以及加扰码(包括段ranlbleNRZ,rarld创1llzed NRZ)外,绝大多数早期及现今实用码型均属RLLC。如果将NRZ,NRZI用RLLC结构参数表示,它们均为(0,co;1,1,1)码。 相位编码(PE)也称调相制(PM)。其编码规则是:记录1时,磁化状态由负电平(或负脉冲)变正电平(或正脉冲);记录0时,磁化状态由正变负,两者相位差180。。PE的编码规则见表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