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汉代诗歌
1)  Han Dynasty Poetry
汉代诗歌
2)  modern Chinese poetry
现代汉语诗歌
1.
Since its birth,modern Chinese poetry has been discussed twice in terms of language and form,but in vain.
现代汉语诗歌自诞生以来,其本体建设在语言与形式方面展开过两次重要的讨论与建构工作,都未竟其功。
2.
The freedom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endows thenarratives great conveniencewhile the narration plays the symbol of the hardnes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
3.
At the deeper level, it is the modernity experience of the poet that interweaves Modern Chinese with Modern Chinese Poetry completely and indivisibly.
而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把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诗歌二者须臾不可分割地纠合在一起的,是作为诗歌表达主体的诗人在20世纪的那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现代性体验。
3)  Pre-Qin to Han Dynasy poems
先秦到汉代诗歌
4)  Han non-mainstream poetry
汉代非主流诗歌
5)  Chinese Poetry
汉语诗歌
1.
Proceeding from cultural tradition,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poetic principles,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rhyme comes from Chinese phonetics,and i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and assumes an ontological position in Chinese poetry.
文本依据对汉语诗歌作品的分析、概括,集中阐述韵在诗歌中的多种功能。
2.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poetry can be rooted to Song of Waiting and Swallow Song recorded in Lushi Chunqeu,which are regarded respectively as the genesis of the northern poetry and the genesis of the southern poetry of ancient China.
汉语诗歌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记载的《燕燕歌》和《候人歌》,它们分别作为“北音之始”和“南音之始”,不但从神话学角度记载了诗歌发生的不同地理位置,同时也在寥寥数字中留下汉语诗歌不同发生状态的若干信息。
3.
Poetry articulates what is on the mind intentl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escription and 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etry.
“诗言志”是对汉语诗歌最基本的规定和描述,其中,“志”可同时训为“记忆”、“止于心上”、“心之所至”。
6)  The poems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汉末诗歌
补充资料:汉代诗歌
汉代诗歌

    中国西汉初至东汉末大约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而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
   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汉武帝时期,正式建立乐府官署,由精通音乐的李延年充任协律都尉,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同时大规模地搜集民歌配乐演唱。乐府官署的设置,使汉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汉代文人诗坛特别冷落的情况下放射出异常绚烂的光彩,从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汉乐府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些诗揭露了官僚贵族的豪奢与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展现了汉代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传达出被压迫人民愤怒反抗的呼声。如《相逢行》、《妇病行》、《东门行》等;有些诗反映了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饮马长城窟》、《古歌》等;有些诗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弃妇的痛苦哀怨,如《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白头吟》、《怨歌行》、《孔雀东南飞》等;还有些诗反映了社会动乱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如《枯鱼过河泣》、《乌生》等等。在艺术上,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叙事的形式,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孤儿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语言朴实凝练,不事雕琢,如《江南》;句式上灵活多样,有四言、杂言,而其最大贡献是开创并完成了五言诗的形式,不仅影响到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而且直接为建安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与汉乐府民歌比较,汉代文人写诗的很少。西汉文人诗主要有以刘邦《大风歌》为代表的楚歌,传统典雅的四言诗以韦孟《讽谏诗》等为代表。直到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才开始出现。班固的《咏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其后文人五言诗如雨后春笋,如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疾邪诗》等。其中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诗中所抒发的大都是他们失志伤时、离愁别怨及人生无常的忧愤情绪,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给予极高的评价。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书·乐志 》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代文人诗主要保存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南朝梁萧统《文选》、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中。今人逯钦立辑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