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imagination of nation and state

民族国家想像
2) national imagination

民族国家想象
1.
Through rereading som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ovels in the New China from the vision of national imagin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manages to find out their spe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本文从民族国家想象的角度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进行了再解读,以寻求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3) Nation-state imagination

民族国家想象
1.
On the one hand, as a poem expression of nation-state imagination, it built a classical contemporary connection method of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and as one of "Red Classics", it took part in the work of reconstructing of the ideology and the value system in new China.
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颂歌时代富于艺术个性的作品,一方面,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诗意表达,建立了政治与文学的当代典型连结方式,以“红色经典”的姿态参与了新中国重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工作。
4) imaginary of the nation

民族想像
1.
I discuss the imaginary of the nation as embodied in the images of the overseas compatriots,loafers,and wanderers,and sense of anxiety.
本文以此为论述对象,探讨作者通过其笔下的海外赤子、浪子和游子等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民族想像以及其中的忧患意识。
5) the modern nation-state ideology

近代民族国家思想
6) Poems and the National Imagination

诗与民族国家想象
补充资料:《社会学的想像力》
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的代表作。由一系列讲演稿和部分已发表的论文汇集而成,1959年由美国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10个部分和一个附录,系统、明确地阐述了作者的激进社会学观念。在卷首,米尔斯提出了自己的"新社会学"观,把社会的一般结构、现代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现代社会典型的个体类型,看作是统一整体中发生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他倡导运用社会学想像力的方法,即运用人类精神创造的成果,透过社会平衡和稳定的表象,洞察人类社会冲突和变迁的本质。米尔斯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大理论"和P.F.拉扎斯菲尔德、S.A.斯托福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为例,批评了当时盛行的三种社会学流派,即过分注重历史的古典社会学,极力强调系统性、欠缺理论深度的形式社会学,醉心于研究社会事实和社会问题的经验社会学(见芝加哥学派)。作者还对当时社会学界热衷于所谓科学研究项目和任务的官僚风尚进行了辛辣的讥讽。在附录中,米尔斯详述了自己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程序的见解,提倡把历史、个人生活史和社会心理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书发表后,在当时结构功能主义占统治地位的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震荡,成为否定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激进和批判的社会学的宣言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