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互补性
1)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agricultural trade
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互补性
2)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农产品贸易竞争与互补
3)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1.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tting down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s has mad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while the export incr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made negative effects on it.
针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却日趋下降这一问题,文章采用1985~2008年间的经济数据,就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农产品出口增量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农产品出口增量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有抑制作用;最后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4)  agricultural trade disputes
农产品贸易争端
1.
Trade disputes,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trade disputes are not harmonious with trade liberalization.
研究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争端及其解决机制对于预防争端的频繁发生及有效解决争端,从而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有着现实意义。
5)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ese products
中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
6)  Competition of Trade
贸易竞争性
补充资料:近代农产品国际贸易


近代农产品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modern times

一时期里.德国则从小麦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即由过去每年出口10万吨变为进口21()万吨。这期间法、意、荷、比和丹麦等国的小麦进口额也都有所增加。英美的工业革命都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的。市场上对棉花的需求推动了美国植棉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美国出口的棉花占世界首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09一1913年,平均每年美国出口的棉花达200万吨,:片世界出口总额的61.5%。其次为印度42.6万吨,占13.1%;埃及31.3万吨,占9.6%;中国5.2万吨,占1.6%等。进口国以英国为主,达103万吨,占进口额的32 .6%。其次为德国45.7万吨,占14、5%;日本31.2万吨,占9.9%;法国31.1万吨,占9.9%;奥匈帝国19.6万吨.占6.2%;意大利19.4万吨,占6.1丸;沙俄19.2万吨,占6.1%等。德、日等后进工业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在世界棉花市场上也成为新的竞争对手。随着消费和生产的增长,砂糖已逐步成为大众化的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砂糖出口总量为786.6万吨,其中蔗糖占70%多,主要出口国为古巴,占23.3%,美国所属殖民地占16.7%,印度尼西亚占10.5%。甜菜糖主要产自欧洲大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砂糖出口总额的l()%左右。砂糖的进口国主要是美国,280万吨,占36%;英国184万吨,占24%。其次为印度8.2%,日本4%,中国3.9%等。茶的出口集中于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进口以英国、美国及俄国为主。由于消费习惯的不同,美、德、法、荷、比等国人民喜欢饮用咖啡。这五国的咖啡进口量达总额72%。咖啡虽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但出口国主要在新大陆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冷冻工艺的应用,推动了畜产品贸易的发展。19世纪中叶以前,以英国为主的畜产品市场,大体是在欧洲范围内进行的。但是从6()年代以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牛羊肉就以冷冻的形式开始出口。1874年美国也开始向英国出口冷冻牛肉。不久,这些国家就逐步成为世界上肉类产品的仁要出口国。 主要进口国的概况从19世纪下半叶起,继英国之后,法、美、德、日等国相继实现了工业化,新的农产品出口国也先后涌现,农产品世界贸易的地位结构也有些变化,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类别、数量互有消长增减。进口的结构及比重,在西欧儿个主要国家的变化情况,最为明显。 谷物贸易的历史由来虽久,但在过去数额有限,而且运送的距离不大。在欧洲,除了意大利、荷兰等国的一些商业城市购进少量谷物以外,还在凶年歉收时.调剂部分地区的余缺。。从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前半叶,英国还是小麦的出口国。工业革命以后开始转变。但是直到19世纪初,英国进口的农产品也还多是来自欧洲大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