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1.
Meanwhile, given that China has been a signa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the contemplation of this issue shall be conducted within a broader framework of Interna.
同时,鉴于我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成员国,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更应放在更广泛的国际人权法框架下进行。
2) ICESCR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1.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the ICESCR;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研究
3)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
5)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经济和社会权利
1.
Human rights are divided into generations: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as the second.
此外,通过对健康权概念和案件的分析,发现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可裁决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可得以证成,人权代际论不攻自破。
6)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nd Harmonious Society——Regard crime judicatory as the main angle of view;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和谐社会——以刑事司法为主视角
补充资料:《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
《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
《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为统一各国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确保海运船舶安全而制定的国际公约。世界上各航运国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海上船舶损坏事故,由于人的过失所造成的比重占80%左右。加强对海员的培训,严格执行发证规定的条件,明确船上的值班标准和要求,提高海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将会大大减少海损事故的发生和由于海损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死伤与财产损失。为此,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于1978年6月14日至7月7日在伦敦召开海员培训与发证国际会议,制定和通过了《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及其有关推动海员培训工作的23项决议。公约包括17条法律条款和25条技术规则。法律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义务、定义、适用范围、船员证书、监督程序等有效措施与修正程序等。技术规则对各种船员的值班职责和发证的标准及证书格式均有详尽的规定。公约己于1984年4月28日生效。截至 1984年s月31口,公约共有33个缔约国。中国于1979年6月3日对公约作了存待核准的签字。1981年6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致函海协秘书长,正式核准该公约,中国成为缔约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