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pare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novel

中朝汉文小说比较
2) Korean fictions in Chinese

朝鲜汉文小说
1.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and opera commenting version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upon the writing of Korean fictions in Chinese.
中国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3)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novels

中西小说比较
1.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fferent aesthetic tastes appeared in the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no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ovel theorists, the supporter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ose who stood for the 1911 Revolution.
晚清时期 ,维新派小说理论家与辛亥革命派小说理论家在中西小说比较中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
5) novels in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

汉魏六朝小说
6)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Korean historiography

中朝史学比较
补充资料:《康熙朝汉文批奏折汇编》
Kangxichao Hanwen Zhupi Zouzhe Huibian
《康熙朝汉文
批奏折汇编》
Emperor Kan
xi's Comment in Chinese on Memorials Submitted to Him
中国档案汇编。历史档案馆编。1984~1985年影印出版。套色精装,8册,共约300万字。按编年体例编排,共收辑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的3119件。因绝大部分奏折都有康熙帝的
笔批示,故称
批奏折。其中1049件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品,大都是第一次公布;另2070件是转录自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一书。
书内所辑奏折,起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迄于康熙六十一年。具奏人共137人,其中有大学士李光地、王
、马齐、 张玉书等, 有部院大臣及地方督抚大员赵弘燮、宋荦、高士其、王鸿绪、年羹尧、张伯行、赖都、范时崇、杨琳、李树德等人,有内府臣仆曹寅、李煦、孙文成、曹
、曹
等人,尤以赵弘燮、李煦两人的奏折为最多。赵弘燮的奏折系统地奏报了自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至六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直隶所属地区政治、农业、 河工乃至气象雨量及粮食价格方面的情况; 李煦、曹寅等人的奏折反映了康雍时代江南经济史
文化史
江南官场重大事件,也是研究康熙帝
曹家父子、李煦等人的历史和《红楼梦》社会历史背景、曹雪芹家世等的第一手史料。其他奏折有的涉及当时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形,有的涉及当时中外关系、国内民族关系等史实。如两广总督杨琳奏报了外国商船及外国传教士来华到粤的情形,康熙帝对此也有许多批示;川陕总督年羹尧及贵州巡抚陈诜等人的奏折,有大量关于川黔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内容;王鸿绪的告密小折及康熙帝的批示,则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以及官场腐败状况的生动记录。[]
朱金甫
《康熙朝汉文

Emperor Kan

中国档案汇编。历史档案馆编。1984~1985年影印出版。套色精装,8册,共约300万字。按编年体例编排,共收辑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的3119件。因绝大部分奏折都有康熙帝的


书内所辑奏折,起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迄于康熙六十一年。具奏人共137人,其中有大学士李光地、王







朱金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