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abor factor

劳动力要素
1.
Based on the method of econometrics,the author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factor and economic growth in Yinchuan from 1979 to 1998.
不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应根据贡献率来调整劳动力的分布,从而提高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 labor price

劳动力价格
1.
Facing severe condition of large quantity of structured unemployment labor, this paper applies the game theory to study the labor price and labor quality.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
China has taken labor price as leading fo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expor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优势,是以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为主导力量的。
3.
Ou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not harmonious since there is not a rational forming mechanism and increasing mechanism of labor price in 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 and it causes low income of laborers.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还不够和谐,其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的市场化没有一个合理的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造成了劳动者收入低,缺少增长机制。
4) Non-Labour Factor Value

非劳动要素价值
6) labor-driven

劳动力要素驱动
1.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related, the author concludes two research routes: labor-driven trade mode & technology-driven trade mode, and this article puts great em.
通过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考察作者归纳出以生产要素和科学技术为主线的贸易理论线索,重点研究了劳动力要素驱动型贸易模式向技术要素驱动型贸易模式的转型。
补充资料: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一般指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口中,已参加或要求参加工作的人数。亦称经济活动人口,即能供应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人数。在实际统计中,通常只包括民用劳动力的人数,不包括军队人数在内。因此,具体地讲,劳动力人数,一般只包括全部就业人数(或在业人口)和失业人数两部分。 在计算劳动力的起始年龄上,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如菲律宾规定从10岁开始,英国、日本规定从15岁开始,美国规定从16岁开始。联合国组织要求从巧岁开始统计。将劳动力人数同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口总数进行对比,称之为劳动力参与率,或叫经济活动人口比率。这个指标大体上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计算公式为:劳动力参与率-巧岁(或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15岁(或16岁)以上人口总数又100% 例如,美国1955年16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为179 922 000人,其中就业人数为108 856 000人,失业人数为8 312 000人。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即得美国1985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108 856 000+8 312 000179 912 000又100%=65.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