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43年,原名私立(三点水+娄)江中学,1952年改名为省立慈利县第二中学。创办之初,学校有4个教学班,学生216人;2003年学校占地面积93240平方米,农场、山林180余亩;建筑面积22932平方米。教学班29个,学生1722人;教职工11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中级教师45人,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工作先进个人4名,省奥赛优秀指导教师、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6人。
近年来,学校自筹资金5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科教楼、教工宿舍楼、男生宿舍楼;装备了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和课件制作室,改造了女生宿舍楼、办公楼,开通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
学校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上形成了三大特点:一是制度健全抓得早;二是制度稳定抓得实;三是奖励机制成效大,引进竞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多次获国家、省、市奖励。《拯救大麻鹣—爱鸟系列活动》荣获国家级优秀活动主题创意奖、湖南省优秀活动一等奖。《江垭库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之一》荣获湖南省优秀项目一等奖。曾湘祥、刘舜撰写的科普小论文《大麻鹣》在中小学生物教学参考上公开发表。2001年,4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1名获省二等奖,2名获省三等奖,1名获市一等奖,是张家界市唯一获得省级奖励的学校。学校社团活动也十分活跃,“江文学社”定期出版专刊,在各级各类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国家、省级大奖。此外,还成立了篮球队、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绘画书法小组、摄影小组等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其竞赛成绩也稳居省、市、县同类学校前列。学校领导班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在争创湖南省重点中学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2000~2003年,教师撰写的100余篇论文获省、市大奖,其中公开发表20篇,获国家级奖4篇;《开发“隐性课程”,营造最佳育人氛围》的课题荣获湖南省教改教研成果叁等奖;《农村中学“革命传统教育”研究》和《高一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研究》两项课题被列为省、市“十.五”规划课题。教师自身探索推广的四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结构教学法等,也各具特色。 在全体教工努力下,学校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0%以上,先后有8名学生在国考中分获张家界市理科状元,且有成批学生进入北大、复旦、南开、上海交大、哈尔滨工大等全国重点院校学习;1997年,学校被市授予“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同年12月7日,作为全省600多所农村普通中学的唯一代表出席了省教育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内部管理,办好农村普高》的典型发言;1998年,成功举办了张家界市“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礼仪教育”现场会,并被市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称号;1999年被省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被省评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县“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绿色学校、县先进党支部等。
附一:慈利二中历任党支部书一览表
姓名/性别/籍贯/任职时间
吴 钧男常德1949
严定如男1949
刘筱楚男慈利零阳镇1954.3~1957.8
杨万奎男慈利宜冲桥1957.9~1963.8
向锡梅男慈利零阳镇1963.9~1970.9
谢春阶男慈利蒋家坪1970.10~1975.2
李云先男1971.8~1974.8(副)
刘文俊男1971.8~1974.8(副)
高良铎男常德1975.3~1975.7
唐子林男三官寺乡1975.8~1978.12
潘中良男通津铺1979.1~1980.12
王佳柳男杨柳铺1981.1~1985.07
刘际华男江垭镇1985.7~1997.12
吴朝云男江垭镇1998.1~
附二:慈利二中历任校长一览表
姓名/性别/籍贯/任职时间
张清寰男不详1943.2~1947.8
管彦健男不详1947.9~1949.7
刘仁鹤男慈利1949.8~1952.7
毕植吾男零阳镇1952.11~1963.8
刘筱楚男零阳镇1954.3~1957.8(副)
向锡梅男零阳镇1963.9~1970.9
李云先男1972.8~1974.8
高良铎男1974.9~1975.7
唐子林男三官寺乡1975.8~1978.12
潘中良男通津铺镇1979.1~1980.12
王佳柳男杨柳铺乡1981.1~1985.6
刘良元男石门县1983.1~1984.7(副)
刘际华男江垭镇1985.7~1999.8
吴朝云男江垭镇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