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洛庄汉墓5号坑
1)  inscript ['inskript]
洛庄汉墓5号坑
1.
The inscript research has been the point of the manufacturing, usage of bronze utensils an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circumstance of Han Dynasty.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洛庄汉墓5号坑出土的95件青铜器,包括鼎,钵,盆,匜,勺,釜,权,量等,其中有60件带有铭文,从数量上极大丰富了汉代铜器铭文的资料,虽然铭文篇幅很短,但是内容多是成组出现,有很强的规律性。
2)  Luozhuang Han Tomb
洛庄汉墓
1.
The Excavation of Luozhuang Han Tomb and its Academic Value;
章丘洛庄汉墓发掘成果及学术价值
3)  The No. 1 tomb of Han dynasty at Gaozhuang Village
高庄1号汉墓
4)  brick-chambered tomb of the Han Dynasty
汉代土坑砖室墓
5)  Luoyang Xihan bihuamu
洛阳西汉壁画墓
6)  tomb No.30 of Xinzhuangtou
辛庄头30号墓
补充资料:臧庄商墓

臧庄商墓,位于山东平阴洪范池镇臧庄村中。1

984年在距地表 1.2米处发现了几件铜器。县文化部门闻讯后立即派员赶到现场调查,发现此处是一座商代墓葬。

此墓在清理时已被扰乱,遗物多数被移动。通过调查和残存部分的清理得知,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约3.2米,宽约2.1米。葬有三具尸骨,因被扰乱,葬式不明。墓为东西向,墓主人头东脚西。在头端的土龛中,有陶罐3件,铜爵、觚、鼎各一件。遗物的表层均有腐朽的编织物痕迹。这些器物完好无损。另,腰坑里有铜削1件,足端有铜镞2件。均已遗失。墓底灰层厚约10厘米。墓中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陶器3件,铜器6件(铜削、铜镞已失)。

陶罐3件。均为小口,折肩、弧腹,最大直径在肩部。平底内凹,且又各有不同。1 件为泥质褐陶,外施黄色化,卷沿圆唇,口微侈。颈以下饰绳纹,肩部有一抹痕。通高27.2厘米,口径13.5厘米。1件为泥质褐陶,直口圆唇,肩以下至底部均饰绳纹。通高22厘米,口径14厘米。1件为泥质灰陶。侈口,卷沿,底残。肩有一周棱线,腹部刻划三角纹。残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

铜觚1件。大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饰3周凹弦纹。通高24.6厘米,口径14.4厘米。

此墓葬有3人,中为墓主人,两侧应为殉葬人。这种葬制与安阳大司空村商代中晚期53号墓类似。铜觚、爵器物组合与安阳大司空村及后冈等地商代小型墓葬随墓情况相似。从器物特征看,爵的柱在流与板之间的口沿上,三棱形锥足足尖外撇,腹部纹饰内容与山西灵石旌介村2号商墓出土的爵极为相似。觚通体素面,器壁较薄,与山东泗水商墓出土的觚相似。综上所述,此墓应是商代晚期的墓葬。

臧庄在洪范池狭长山谷地带的最南端。这个山谷地带古遗址处处相连。在该村北50米处,就是一面积较大,内函丰富的商周居住遗址。村民动土时,常有古墓暴露,多见有商周时期遗物出土。这一带是较密集的商周古墓群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