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张仲景/芍药
1)  Zhang Zhong Jing and Paeonia
张仲景/芍药
2)  Zhang Zhongjing
张仲景
1.
Rules in Application of Herba Asari by Zhang Zhongjing;
试论张仲景运用细辛的规律
2.
Principle of Zhang Zhongjing s Application of Guizhi in Prescriptions;
张仲景应用桂枝的配伍规律探析
3.
Analysis of Zhang Zhongjing s Idea of Treatment for Illness of Deficiency Type by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Factors;
张仲景“虚而行之”思想探析
3)  Zhang Zhong-jing
张仲景
1.
Dialect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of ZHANG Zhong-jing from Utilization of Negative Symptom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从《伤寒论》阴性症状运用谈张仲景辨证思维特点
2.
Discussion on ZHANG Zhong-jing Academic Thoughts of Arthromyodynia;
张仲景痹证学术思想探讨
4)  Zhang Zhong jing
张仲景
1.
The nursing theory of ZHANG Zhong jing cover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张仲景的护病观概括起来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药物调配 ,讲究法度 ;二是服药方法 ,随证而异 ;三是药后观察 ,明示指征 ;四是饮食起居 ,各有节
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cademic issue of disease identification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ze the system of the treatment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Zhang Zhong jing,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Zhang Zhong jing ha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n some diseases and displayed their rules in the treatments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认为张仲景对某些病证有很深的认识 ,并揭示了它们的证治规律 ;《伤寒杂病论》中有些疾病以单个症状命名 ,存在局限性 ;张仲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但更多的注重辨证论治。
3.
Otherwise the term will be parochialized, which goes against the original meaning given by Zhang Zhong Jing.
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进行分析论证 ,认为伤寒之“寒”字释“正”为合法 ,义改邪归正 ,即正伤而致诸病 ,否则会使“伤寒”狭隘化 ,违背仲景“伤寒”之本义。
5)  medical books of Zhang Zhongjing
张仲景医籍
1.
Meanwhile, it was also discussed about some synonym reasons from medical books of Zhang Zhongjing, and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colloq.
本文统计了张仲景医籍中的药物名词,共213个,归纳了它们的意义类别,对其中63个药物名词的命名理据作了探讨,从而总结了张仲景医籍药物名词的命名特征。
6)  Zhang Zhongjing Wu Zang Lun
张仲景五藏论
1.
Paired Herbs and Formulaes in Dunhuang-Version of Zhang Zhongjing Wu Zang Lun;
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藏论》中有关药对及方剂之探析
补充资料:张仲实
Zhang Zhongshi
张仲实

(1903~1987)
[]  中国马列主义著作翻译家、编辑出版家。原名张安人,笔名任远实甫1903年7月15日生于陕西陇县。1987年 2月13日逝世于北京。1922年秋进陕西省立三原甲种工业学校学习纺织。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不久,由党组织派去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8年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在张闻天同志领导的翻译班从事马列主义教材的翻译工作。1930年回国,翌年去上海参加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的编辑工作。1935年起担任生活书店总编辑, 后兼任理事会主席。 他主编青年自学丛书和《世界知识》、《国民公论》等刊物,还参加编辑《抗战三日刊》。努力出版进步读物,传播革命思想,为动员全民抗战作出了贡献。从1940年起,在延安从事马列著作编辑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协助中共中央拟定了一套共有12种书的《干部必读》,并负责编辑了其中的《列宁斯大林论中国》,《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简史》 3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处处长等职。1954年调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参与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的组织领导和审稿工作。一生写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晚年还抱病写成了通俗简要的《马克思恩格斯传略》和《列宁传略》。他曾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和第六届常委。
   主要译著有: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斯大林的《论民族问题》、..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蔡华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